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1分)

(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            

           (a)A     (b)B     (c)C        (d)D

(2)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①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②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

验是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③写出甲的氧化物及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表中所列小写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①m、f、j的单质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以上元素形成的金属单质中,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③f、m、n、g所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还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④甲、乙、c、d、e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f元素单质是在生产中用量很大,试写出工业上制备f元素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c元素的单质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

 

(1)b (1分) w

(2)①略 (1分)  ② Mg   (1分)   bc. (1分) 

③ Al2O3 + 2OH- ==2AlO2- + H2O  (2分)

              Al(OH)3+ OH- ==  AlO2-+ 2H2O  (2分)

    (3)①C Si P   (1分)  ②Na   (1分) 

③ HCl、H2S 、PH3、SiH4 (1分) 

(4) Al3+、 Mg2+ 、 Na+ 、O2-、N3- (1分)

     (5) SiO2 + 2C  ==  2CO + Si  (2分)

 (6)氮气是合成氨、制硝酸的重要原料;由于其性质稳定常被用作保护气;在高科技领域中常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1分)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翠屏区模拟)一种混合动力车,可以分别用电动机、内燃机或者二者结合推动车轮.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动机提供推动力,降低汽油的消耗;在刹车和下坡时内燃机提供推动力,使电动机处于充电状态.目前内燃机以汽油为燃料,电动机一般使用镍氢电池(KOH作电解液).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汽车在刹车和下坡时,镍氢电池两电极反应分别为:甲电极:M+H2O+e-→MH+OH-(M为储氢合金,MH为吸附了氢原子的储氢合金)乙电极:Ni(OH)2+OH--e-→NiOOH+H2O则在这一过程中甲、乙两电极的名称分别是:甲:
阴极
阴极
;乙:
阳极
阳极

(2)当汽车上坡或加速时,镍氢电池两电极反应分别为:甲电极:
MH+OH--e-=M+H2O
MH+OH--e-=M+H2O
;乙电极:
NiOOH+H2O+e-=Ni(OH)2+OH-
NiOOH+H2O+e-=Ni(OH)2+OH-
;电极周围溶液的pH变化是(选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下同)甲
减小
减小
;乙
增大
增大

(3)内燃机工作时因为部分汽油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污染大气的CO,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C8 H18(1)+25/2O2(g)=8CO2(g)+9H2O(g);△H=-5121.9kJ/mol
2CO(g)+O2(g)=2CO2(g);△H=-566.0kJ/mol
H2O(g)=H2 O(1);△H=-44.0kJ/mol
写出汽油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C8H18(1)+
17
2
O2(g)=8CO(g)+9H2O(l);△H=-3253.9kJ/mol
C8H18(1)+
17
2
O2(g)=8CO(g)+9H2O(l);△H=-3253.9kJ/mol

(4)为降低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的浓度,可采取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增加一个补燃器,通过下列反应来实现转化:
2CO(g)+O2(g)?2CO2(g)
已知在温度为T的条件下,当补燃器中化学反应速率V(正)=V(逆)时,各物质浓度存在下列恒定关系:
c(CO2)2
c(CO)2×c(O2)
=108

在温度为T的条件下,若某汽车排人补燃器的CO、CO2的浓度分别为1.0×10-5mol?L-1和1.01×10-4mol?L-1,要在该温度下使最终尾气中CO的浓度降为1.0×10-6mol?L-1,则补燃器中应不断补充O2,并使O2浓度保持在
1.21×10-4
1.21×10-4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甲同学釆用如图Ⅰ所示装置验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并用排水法收集NO气体

(1)写出试管内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u+8HNO3=3Cu(NO3 2+2NO↑+4H2O
3Cu+8HNO3=3Cu(NO3 2+2NO↑+4H2O

(2)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的溶液呈
绿
绿
色;收集气体的试管内的气体呈

(3)乙同学认为甲虽然收集到的气体是一氧化氮,但并不能说明反应中一定生成一氧化氮.他的理由是
在铜和稀硝酸反应容器的上部看到了红棕色气体
在铜和稀硝酸反应容器的上部看到了红棕色气体
在铜和稀硝酸反应容器的上部看到了红棕色气体
在铜和稀硝酸反应容器的上部看到了红棕色气体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2NO+O2=2NO2
2NO+O2=2NO2

(4)丙同学釆用如图Ⅱ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证明了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该同学的步骤如下表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问题
1从U型管左端加入稀硝酸直至充满U型管右端 ∥/
2用附有铜丝的胶塞塞住U型管右端,观察现象 现象是
有无色气体产生,右边溶液逐渐变成绿色
有无色气体产生,右边溶液逐渐变成绿色
3待反应停止后打开胶塞,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是
无色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立即变成红棕色
无色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立即变成红棕色
(5)从环保的角度看,丙同学的实验存在的缺陷是
将氮氧化合物放入空气中会污染环境
将氮氧化合物放入空气中会污染环境

(6)丁同学用图Ⅲ所示装置代替图Ⅱ中U型管右端的附有铜丝的胶塞进行实验,待反应停止后将一氧化氮气体排入分液漏斗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丙同学实验的第
3
3
步骤的相同.丁同学要将一氧化氮气体排入分液漏斗中应进行的正确操作是①
打开分液漏斗上部的塞子
打开分液漏斗上部的塞子
慢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
慢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
待液面与胶塞接触时立即关闭活塞
待液面与胶塞接触时立即关闭活塞

(7)实验结束后丁同学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并充分振荡,试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NO2+H2O=2 HNO3+NO
3NO2+H2O=2 HNO3+NO

(8)若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不考虑NO2的反应),试回答:
①若铜与硝刚好反应完全,则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0.86mol﹒L-1
10.86mol﹒L-1

②将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mL a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为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0-3a﹒V +0.5
 0.14 
mol/L
10-3a﹒V +0.5
 0.14 
mol/L

③已知NO和NO2的混合气与足量氧气混合后能被水完全吸收成硝酸,则要使上述11.2L气体完全被水吸收成硝酸,理论上需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
5.71
5.71
升.(保留两位小数);解题过程:
设生成的一氧化氮为xmol,二氧化氮为ymol.
3Cu+8HNO3=3Cu(NO3 2+2NO↑+4H2O
3 2
1.5xmol xmol
Cu+4HNO3(浓)=Cu(NO3 2+2NO2↑+2H2O
1 2
1
2
ymol.ymol.

所以方程组为
x+y=0.5
1.5xmol+
1
2
  y=0.51               

所以
x=0.26
y=0.24

即一氧化氮为0.26mol,二氧化氮为0.24mol.
4NO+2H2O+3O2=4HNO3
4 3
0.26mol 0.195mol
4 NO2+2H2O+O2=4HNO3
41
0.24mol 0.06mol
所以需要氧气0.195mol+0.06mol=0.255mol,体积为0.255mol×22.4L/mol=5.71L
设生成的一氧化氮为xmol,二氧化氮为ymol.
3Cu+8HNO3=3Cu(NO3 2+2NO↑+4H2O
3 2
1.5xmol xmol
Cu+4HNO3(浓)=Cu(NO3 2+2NO2↑+2H2O
1 2
1
2
ymol.ymol.

所以方程组为
x+y=0.5
1.5xmol+
1
2
  y=0.51               

所以
x=0.26
y=0.24

即一氧化氮为0.26mol,二氧化氮为0.24mol.
4NO+2H2O+3O2=4HNO3
4 3
0.26mol 0.195mol
4 NO2+2H2O+O2=4HNO3
41
0.24mol 0.06mol
所以需要氧气0.195mol+0.06mol=0.255mol,体积为0.255mol×22.4L/mol=5.71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09—10年成都石室中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题型:填空题

(21分)

(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            
(a)A     (b)B    (c)C       (d)D
(2)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①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②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
验是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③写出甲的氧化物及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表中所列小写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①m、f、j的单质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以上元素形成的金属单质中,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③f、m、n、g所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还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④甲、乙、c、d、e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f元素单质是在生产中用量很大,试写出工业上制备f元素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c元素的单质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09-10年成都石室中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题型:填空题

(21分)

(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            

            (a)A      (b)B     (c)C         (d)D

(2)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①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②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

验是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③写出甲的氧化物及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表中所列小写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①m、f、j的单质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以上元素形成的金属单质中,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③f、m、n、g所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还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④甲、乙、c、d、e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f元素单质是在生产中用量很大,试写出工业上制备f元素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c元素的单质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