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以氯酸钠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aClO3在发生器中作氧化剂

B. 吸收塔中1mol H2O2得到2mol电子

C. 吸收塔中温度不宜过高,会导致H2O2的分解

D. 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Na2SO4

【答案】B

【解析】

A、根据流程图,NaClO3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SO2===Na2SO4+2ClO2,其中NaClO3作氧化剂,故A说法正确;

B、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2ClO2+H2O2+2NaOH===2NaClO2+2H2O+O21mol H2O2失去2mol电子,故B说法错误;

CH2O2在高温下易分解,故吸收塔的温度不能太高,故C说法正确;

D、根据选项A的分析,母液中溶质主要为Na2SO4,故D说法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25mL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标准液的体积为21.7mL

B. 用标准的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KOH中有NaOH杂质,则结果偏低

C. 用C1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V2mL未知浓度的H2C2O4溶液,至滴定终点用去酸性高猛酸钾溶液体积为V1mL,则H2C2O4溶液的浓度为mol/L

D. 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若读取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1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明代《天工开物》记载了火法冶炼锌的方法: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现代工业开发了用NH3—NH4Cl水溶液浸出氧化锌烟灰(主要成分为ZnO 、少量PbCuOAs2O3)制取高纯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工开物》中炼锌的方法中泥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份分别是_______(填化学式),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

3溶浸时,氧化铜参与反应的相关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溶浸时可以适当升高温度,但不宜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氧化除杂的目的是将AsCl52-转化为As2O5胶体,再经吸附聚沉除去,溶液始终接近中性,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解 [Zn(NH3)4]2+的溶液,阴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阳极区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其通入滴有KSCNFe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该气体是_______(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原子M层电子数是L层的一半,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C在同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A __ B___ C ___ D ___

(2)上述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

(3)D所在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_____,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4)D的氢化物比C的氢化物的沸点__(填),原因是 ___________

(5)E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E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_____E元素处于周期表分区中的____区。

(6)画出D的核外电子排布图________E的外围电子排布图_________

(7)用电子式表示B的硫化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法国、美国、荷兰的三位科学家因研究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轮烷是一种分子机器的轮子,芳香化合物a、b、c是合成轮烷的三种原料,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c互为同分异构体

B. a、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有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C. a、b、c均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和酯化反应

D. a、b、c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pKa=lgKa,25℃时,H2SeO3 pKa1=1.34, pKa2=7.34。 0.1molL1NaOH 液滴定 20mL0.1molL1H2SeO3 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曲线上的数字为 pH)。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 a 点所得溶液中:2c(H2SeO3)+c(SeO32)<0.1 molL1

B. b 点所得溶液中c(H2SeO3)+c(H+)=c(SeO32)+c(OH)

C. c 点所得溶液中:c(Na+)<3c(HSeO3)

D. d 点所得溶液中:c(Na+)>c(SeO3)>c(HSe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苯胺(又名氨基苯)是最重要的胺类物质之一,可作为炸药中的稳定剂、汽油中的防爆剂,也可作为医药磺胺药的原料等。苯胺为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可用水蒸气蒸馏提纯。用纳米铁粉还原硝基苯制备苯胺的原理及装置图(略去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如下:

4+9Fe+4H2O4+3Fe3O4

已知部分有机物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名称

密度(gmL-1)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备注

硝基苯

1.2037

5.7

210.8

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苯胺

1.0217

-6.3

184.4

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空气中易变质

乙醚

0.7134

-116.3

34.6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合成:在装置1中的仪器X中,加入9g纳米铁粉、20mL水、1mL冰醋酸,加热至煮沸,煮沸35min后冷却至室温,再将7.0mL硝基苯逐滴加入(该反应强烈放热),搅拌、加热、回流半小时,至反应完全。

.分离提纯:将装置1改为装置2进行水蒸气蒸馏,取装置2中的馏出物约56mL,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分离出有机层后,水层加入1.3gNaCl固体,用乙醚萃取3(每次用7.0mL乙醚),合并有机层和乙醚萃取液,加入粒状NaOH干燥,过滤后转移至干燥的圆底烧瓶中,水浴蒸去乙醚,残留物再利用装置3蒸馏并收集温度T℃时的馏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苯制取硝基苯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仪器X的名称是__;加入硝基苯时,逐滴加入span>”的目的是__

3)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NaCl固体的作用是__

4)装置2和装置3都需要通冷凝水,冷凝水的作用是__;装置2中长导管B的作用是__

5)萃取分液操作过程中要远离明火和热源,原因是__

6)温度T的范围为__,实验结束得到6.0mL产物,则苯胺的产率为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75 % 的酒精还可以灭活新冠病毒

B.苯酚有毒,沾到皮肤上可用 65 ℃的以上热水洗涤

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

D.有机物 的名称是2-甲基-2-丁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