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FeCl3是一种用途比较广泛的盐。

(1)印刷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Cl3在天然水中可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其沉降水中悬浮物的速度高于铝盐,是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的高效絮凝剂.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即可

B.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C.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

D.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

证明此胶体已经制成的最简单方法为______

(3)FeCl3可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化学方程式如下: FeCl3+ KI= FeCl2+ I2+ KCl,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并在上式上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4)(3)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Cl4溶液,振荡、静置后会发现_____层(填“上”或“下”)液体的颜色为______色,再将混合液倒入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将两层液体分离。

【答案】2Fe3++Cu=2Fe2++Cu2+ C 丁达尔效应 紫(或紫红) 分液漏斗

【解析】

(1)FeCl3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2)FeCl3在沸水中可生成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3)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配平方程式,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分析电子转移;(4)(3)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Cl4溶液,发生萃取,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据此分析解答。

(1)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腐蚀铜板,生成CuCl2FeCl2,该离子反应为2Fe3++Cu=2Fe2++Cu2+,故答案为:2Fe3++Cu=2Fe2++Cu2+

(2)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为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则应选C,且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利用此性质来证明此胶体已经制成,故答案为:C;丁达尔效应;

(3) FeCl3+ KI= FeCl2+ I2+ KCl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为+2价,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配平得:2FeCl3+2KI=2FeCl2+I2+2KCl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以表示为,故答案为:

(4)(3)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Cl4溶液,发生萃取,有机层在下层,颜色为紫色(或紫红色),然后利用分液漏斗分离,故答案为:下;紫(或紫红);分液漏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某同学为探究酸性KMnO4溶液和H2C2O4(草酸,二元弱酸)溶液的反应过程,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以下问题:

①写出酸性KMnO4溶液和H2C2O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配制100mL0.0400mol·L-1的H2C2O4溶液,除用到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等仪器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KMnO4溶液逐滴滴入一定体积的酸性H2C2O4溶液中(温度相同,并振荡),记录的现象如下:

滴入KMnO4溶液的次序

KMnO4溶液紫色褪去所需的时间

先滴入第1滴

60s

褪色后,再滴入第2滴

15s

褪色后,再滴入第3滴

3s

褪色后,再滴入第4滴

1s

请分析KMnO4溶液褪色时间变化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 mol·L-1的Na2CrO4溶液中c(H+)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________

②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减小, 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升高温度,溶液中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温度时,在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4 mol的N2和1.2 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B)+3H2(g)2NH3(g) △H<0,5min 时达到平衡,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如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

(2)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 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min末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_________(填序号)。

A.0.80mol·L-1 B.0.25mol·L-1 C.0.20mol·L-1 D.0.08mol·L-1

(4) 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 min末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移动_________(填“向右”、“向左”或“不”,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相同温度下,分别将0.1molNa、Na2O、Na2O2、NaOH加入盛有100mL水(设水的密度为1g/cm3)的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并恢复至原温度,则甲、乙、丙、丁四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且有气体剩余。若将原来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粉末中一定有Na2O、Na2O2、和NaHCO3

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O3NaCl

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O2NaCl

无法肯定粉末中是否含有Na2CO3NaCl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烯烃、炔烃的命名原则,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的系统名称为______________,使其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系统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的系统名称为_____________,使其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系统名称为_____________

(3)有机物2-甲基-2-戊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4)某烯烃的错误命名是2-甲基-4-乙基-2-戊烯,则它的正确命名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CH3OH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0.5NA

B. 1mol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C. 25℃1LpH=12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H+的数目为0.01NA

D. 0.1molH20.1mol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HI分子总数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机物的表示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是常用的有机物的表示方法:

③CH4

(1)上述表示方法中属于结构简式的为__________

属于结构式的为________

属于键线式的为________

属于比例模型的为________

属于球棍模型的为________

(2)写出⑨的分子式:________

(3)写出⑩中官能团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4)②的分子式为________,最简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Ⅰ.(1)指出如下图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加热装置中烧杯底部已垫有石棉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填标号)。

a.玻璃棒用作引流 b.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 d.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Ⅱ.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已知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实验操作①和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2)在3 mL碘水中,加入1mL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到试管里的分层现象是下图中的________(注:试管中深色区为有色溶液),下层_____色。

Ⅲ.某溶液中含有MgSO4和Na2SO4两种溶质,选择适当试剂将溶液中的镁离子转化为沉淀或固体分离出来,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欲证明滤液中存在SO42-、OH -,选用的方案是先取少量的滤液滴加________,发现溶液变红,再向其中加入________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SO42-、OH - 均存在。

(2)如何洗涤Mg(OH)2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