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A.如果白色沉淀为亚硫酸钡,则X可能为氨气,没有强氧化性;如果白色沉淀为硫酸钡,X也可能为氯气等强氧化性气体,故A错误;
B.HCI不是C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所以不能根据HCl和硅酸酸性强弱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B错误;

C.常温下相同浓度的钠盐,如果溶液pH越大,该酸的酸性越弱。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NaHCO3CH3COONa溶液的pH,前者的pH大,则酸性CH3COO>H2CO3,故C正确;
D.Y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NO)3,产生白色沉淀,Y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也可能含有SO2,故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35﹣二甲氧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天然物质白柠檬素的合成,一种以间苯三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

+2CH3OH+2H2O

甲醇、乙醚和35﹣二甲氧基苯酚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1)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进行萃取。

①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__

②萃取用到的分液漏斗使用前需__洗净,分液时有机层在分液漏斗的__填()层。

2)分离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饱和NaHCO3溶液、饱和食盐水、少量蒸馏水进行洗涤。用饱和NaHCO3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的目的是__

3)洗涤完成后,通过以下操作分离、提纯产物,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填字母)。

a.蒸馏除去乙醚 b.重结晶 c.过滤除去干燥剂 d.加入无水CaCl2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系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Fe3+可以与KSCN溶液、苯酚等发生显色作用。镁元素也是人体所必需的阳离子元素之一,它能够维持核酸结构的稳定性,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抵抗新冠病毒等病毒侵袭起着重要作用。

(1)Fe3+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SCN互为等电子体且为非极性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任写一种)。

(3)普鲁士蓝俗称铁蓝,晶胞如图甲所示(K+未画出),平均每两个晶胞立方体中含有一个K+,又知该晶体中铁元素有+2价和+3价两种,则Fe3+Fe2+的个数比为_________

(4)血红素铁(图乙)用作铁强化剂,其吸收率比一般铁剂高3倍,在图乙中画出Fe2+N原子间的化学键(若是配位键,需要用箭头加以表示)______________

(5)镁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模型如图,它的堆积模型名称为____________;晶胞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abc);配位数是__________________;紧邻的四个镁原子的中心连线构成的正四面体几何体的体积是2a cm3,镁单质的密度为ρ g·cm3,已知阿伏伏德罗常数为NA,则镁的摩尔质量的计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容积不变的绝热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H<0。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B.体系温度不变

C.3v(NH3)2v(H2)D.N2NH3的浓度的比值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8g甲烷(14CH4)所含的中子数为9NA

B.25℃时,pH7的纯水中含OH的数目为107NA

C.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N2O423g,则铜失去的电子数为05NA

D.密闭容器中2mol NO1mol O2充分反应,所得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AgClAg2CrO4的溶度积可得到下图,测量溶液中Cl的量,常使用AgNO3溶液滴定,Na2CrO4作指示剂。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Ag2CrO4的溶度积小于AgCl的溶度积

B.由图可知,作Cl的滴定指示剂时,Na2CrO4的浓度不能过大

C.由图可知,只有当cAg)>102mol·L1时,先沉淀

D.不采用AgNO3溶液滴定测量溶液中I的量,因为生成的AgI胶体会大量吸附I,使滴定终点提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亚磷酸(H3PO3)为二元弱酸,25℃时,向Na2HPO3溶液中滴入盐酸,混合溶液中的有关粒子浓度之比的对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W两点所在的直线表示pH 的变化关系

B.当溶液呈中性时,可能存在:cNa)>c)+2c

C.图中N点表示加入的HCl的物质的量与原溶液中Na2HPO3物质的量相等

D.25℃时,H2OOH的平衡常数为10×1012.5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列两组实验。

实验一:

(1)写出在高温加热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虚线框处宜选择的装置是_____(”);实验时应先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所制得的纯净氢气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后,为检验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是否含+3价的铁元素,该同学取一定量的固体并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溶解,滴加_________溶液(填试剂名称或化学式),没有出现血红色,说明该固体中没有+3价的铁元素。请你判断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

实验二: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m2gB为干燥管。按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1)_______(2)点燃酒精灯,加热,(3)________(4)_______(5)________(6)称量A,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g

(4)请将下列实验步骤的编号填写在对应步骤的横线上。

a. 关闭 b. 熄灭酒精灯 c. 打开缓缓通入 d. 冷却至室温

(5)必须要进行恒重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已知在上述实验条件下,绿矾受热只是失去结晶水,硫酸亚铁本身不会分解,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______(用含m1m2m3的列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学习,同学们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学科素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铅蓄电池是典型的可充电型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4H2SO42-2PbSO4 2H2O。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充电时,当外电路通过 0.2 mol 电子时,理论上正极板的质量减少_________g

2)已知:常温下,Ksp[MgOH2]1.8×10-11Ksp[FeOH3]4×10-38

①常温下,某酸性 MgCl2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 FeCl3 ,为了得到纯净的 MgCl2·2H2O 晶体,应加入_________填化学式),调节溶液的 pH4,使溶液中的 Fe3+转化为 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 cFe3+)=_________mol·L-1

②常温下,若将 0.01 mol·L-1 MgCl2 溶液与至少________mol·L-1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时有沉淀生成。

325℃时,几种离子开始沉淀时的 pH 如下表:

离子

Fe2+

Cu2+

Mg2+

pH

7.6

5.2

10.4

当向含相同浓度 Cu2+Mg2+Fe2+的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时,__________先沉淀(填离子符号),要使 0.3mol·L-1 硫酸铜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当 Cu2+浓度降至 10-5 mol·L-1时),则应向溶液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 pH ________KspCuOH2=1×1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