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SO3 (g) 2SO2 (g)+ O2 (g) — Q (Q>0),其中SO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0~8min内v(SO3)=0.025mol/(L·min)

B. 8min时,v逆(SO2)=2v正(O2)

C. 8min时,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 若8min时将容器压缩为1L,n(SO3)的变化如图中a

【答案】D

【解析】

A、0~8 minv(SO3)==0.025mol/(Lmin),选项A正确;B、8min时,n(SO3)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平衡,v逆(SO2)= v正(SO2)=2v正(O2),选项B正确;C、8min时,n(SO3)不再变化,说明各组分浓度不再变化,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选项C正确;D、若8min时压缩容器体积时,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逆向移动,但纵坐标是指物质的量,不是浓度,SO3的变化曲线应为逐变不可突变选项D错误;答案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B. 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H2SO4产品

C. 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 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O2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画出Li2O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CO2分子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出N2分子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全部是由HOSK四种元素形成的两种盐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5)3周期的两种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间能相互发生反应,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个方格 ,其中19.00的意义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种碳骨架如图所示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互为同分异构体B. bc互为同系物

C. a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D. 只有bc能发生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活动小组欲制备一定量的氢气,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Cu和稀硝酸反应 B. Zn和稀盐酸反应 C. Fe和稀硫酸反应 D. A1和稀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试样产生银镜 结论:该试样是醛类

B. 某卤代烃试样最终的沉淀不是白色;结论:该卤代烃中不含氯原子

C. 往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且加热一段时间,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蚀液再加热。发现没有红色沉淀生成;结论: 淀粉没有水解生成葡萄糖

D. 将溴乙烷和NaOH的醇溶液混合加热,得到的气体先通入水中再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溶褪色,说明发生消去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久置的氯水PH值变小

B. 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C. 合成氨工厂通常采用20MPa~50MPa压强,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 工业生产硫酸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烃中,所取质量一定时,无论以怎样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燃烧生成的CO2为一定值的是(

A. 甲烷、乙烷

B. 乙烯、丁烯

C. 丙烯、丙烷

D. 丙烷、丁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A、B两种烃,其相关信息如下:

A ①完全燃烧的产物中n(CO2):n(H2O)=2:1

②28<M (A)<60

③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

B ①饱和链烃,通常情况下呈气态②有同分异构体

③二溴代物有三种

回答下列问题:

(1)烃A的实验式是

(2)烃A的结构简式是

(3)烃B的三种二溴代物的结构简式为

(4)烃C为烃B的同系物,常温下为气态且只有一种一溴代物,则烃C的一溴代物的结构简式为 (填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