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关于氧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D
A.得电子越多,其氧化性越强
B.分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在反应中易失电子的物质
D.在反应中易结合电子的物质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少量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盛放反应物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其中加入的反应物是溴化钠、 和 1∶1的硫酸。
(2)将生成物导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 A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试管 A中的物质分为三层(如图所示),产物在第___________层。
(3)试管 A中除了产物和水之外,还可能存在_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式)。
(4)用浓的硫酸进行实验,若试管 A中获得的有机物呈棕黄色,除去其中杂质的正确方法是______(选填编号)。
a.蒸馏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c.用四氯化碳萃取
d.用亚硫酸钠溶液洗涤
(5)若试管 B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之褪色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水浴加热
B.将稀硫酸改为98%的浓硫酸
C.滴加少许CuSO4溶液
D.改用铁粉并振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难溶于水的化合物粉末中除含有碳粉外,还可能含有铁、铝的单质和它们的某一种氧化物。某校实验小组通过实验确定该混合物粉末的成分。
实验步骤:
①取m g固体粉末于一烧杯中,加入足量NaOH稀溶液,有气体放出,过滤得到固体A和无色溶液B;
②将①中所得固体A洗涤后分成两份。一份加入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另
一份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得到固体C和棕黄色溶液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C的一种氧化物与过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向棕黄色溶液D中加入铁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混合物粉末中一定含有碳和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含铁元素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或________。若要确定含铁元素的物质,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该实验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2SO3(g)2SO2(g)+O2(g)△H>0,其中SO3的变化如图所示:
(1)根据8min时到达平衡,算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 。
(2)用O2表示0到8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SO3)=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SO2)逆=2v(O2)正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在第12min时,容器压缩到1L,则SO3的变化曲线为 。
A、a B、b C、c D、d
(5)若保持容积不变在第12min时,加入SO3(g),则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SO3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硼与铝的性质相似,能与氧气、氢氧化钠溶液等物质反应,硼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硼(BC13),生成的三氯化硼遇水水解产生白雾(已知:BC13的熔点为-107. 3℃,沸点为12.5 ℃),且三氯化硼用于制取乙硼烷(B2H6)。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三氯化硼。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E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用盛装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的干燥管代替装置F和G,使实验更简便。
(4)为了顺利完成实验,点燃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是______(填字母),其理由是__________。
a.先点燃A处酒精灯,后点燃D处酒精灯
b.先点燃D处酒精灯,后点燃A处酒精灯
c.同时点燃A、D两处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X元素不一定为非金属元素
B. 单质A可能是Cl2不能是S
C. 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D. 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 “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名词,这里的碘、铁、硒、氟应理解为
A. 元素 B. 单质 C. 氧化物 D. 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