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

0.008

0.007

0.007

0.007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则该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

(2)如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NO)=2v(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

a.及时分离除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答案】 放热 b 1.5×10-3mol·L-1·s-1 bc c

【解析】(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已知:,升高温度,K值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是热反应。(2)根据表格知,随着反应的进行,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减小,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参加反应的n(NO)=(0.020-0.007)mol=0.013mol,根据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关系式知,平衡状态时生成n(NO2)等于参加反应的n(NO),所以平衡时c(NO2)=0.013mol/2L=0.0065mol/L,如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b。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同一化学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v(O2)=1/2v(NO)=1.5×10-3mol·L-1·s-1

(3)a、当v (NO2)=2v (O2)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该反应是一个反应气体气体体积改变的可逆反应,当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故b正确;c、v逆(NO):v正(O2)=2:1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混合物质量始终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则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能据此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bc;

(4)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但反应速率降低,故a错误;b.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b错误;c.增大O2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正确;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故d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铝可以做成反光镜,这是利用了铝的

A.具有金属光泽B.延展性C.导热性D.金属活泼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溶液中含有 Ba2+, Cu2+, Ag+,现用 NaOH 溶液、盐酸和 Na2SO4 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剂 A 为 Na2SO4 溶液

B. 沉淀3 的化学式可能是 BaSO4

C. 生成沉淀1 的离子方程式为:Cu2+ + 2OH= Cu(OH)2

D. 生成沉淀2 的离子方程式为: Ag+ + Cl= 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氯(ClO2)是极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黄绿色气体,沸点为10℃,可用于饮用水净化。某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ClO2与Na2S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I .ClO2的制备

己知:在强酸性溶液中用SO2还原NaC1O3能制备ClO2

(1)反应过程中圆底烧瓶内会看到溶液中有一种白色固体析出,为了证明该物质常采用的实验操作及现象为:待实验完成、圆底烧瓶冷却后,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制备并收集ClO2,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4)装置D的作用_______________

II. ClO2与Na2S的反应

(5)将上述收集到的ClO2用N2稀释以增强其稳定性,并将适量的稀释后的ClO2通 入上图所示装置中充分反应,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段时间后,通过下列实验探究I中反应的产物。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Ⅰ中溶液于试管甲中,滴加品红溶液和盐酸。

品红始终不褪色

①无_____生成

另取少量Ⅰ中溶液于试管乙中,加入Ba(OH)2溶液,振荡

________

有SO42-生成

③继续在试管乙中滴加Ba(OH)2 溶液至过量,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_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Cl-生成

(6)C1O2与Na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用于饮用水净化时,ClO2相对于Cl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化合物甲由X、Z、W三种元素组成,常温下0.1mol/L甲溶液的pH=13。工业上常通过电解饱和WR溶液制得甲。Y的单质与由Y、Z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的半径:W>Z>R

B. XR与XRZ均为强酸

C. 化合物W2Z3中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键

D. 图中转化过程发生的反应均为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铝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以下能够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是(   )

①用18.4mol/L的浓硫酸代替稀硫酸 ②加热 ③改用铝粉

④增大稀硫酸的体积 ⑤加水⑥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 ⑦加入少量硝酸钠固体.

A. ②③⑥ B. 全部 C. ①②③⑥⑦ D. ②③④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忽略不计)。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装置及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

(1)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____(填序号,下同),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___,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_____

(2)实验室量取70 mL液体,应选用的量筒规格是_____

A.10 mL B.5 mL

C.50 mL D.100 mL

(3)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托盘天平。

①该托盘天平能精确到_____g。

②某同学要称取11.1 g某固体物质,在称量时将物质和砝码位置颠倒,其他操作正确,则称量物质的实际质量_____(大于”“小于等于”)11.1 g。

(4)某试管内装有约占其容积的溶液,则此溶液的体积是______(用字母回答)。

A.1 mL

B.3 mL

C.无法判断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拟在烧杯中于加热条件下配制某溶液50 mL,应选择的烧杯是______(用字母回答)。

A.400 mL烧杯

B.250 mL烧杯

C.100 mL烧杯

D.50 mL烧杯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用0.1000mol·L-1的盐酸滴 0.1000mol·L-1Na2CO3溶液25.00mL。用pH传感器测得混合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d点发生的主要离子反应:HCO3-+H+=H2O+CO2

B. b点时,c(CO32-)>c(HCO3-)>c(OH-)

C. d点时, c(OH-)=c(H+)+c(HCO3-)+2c(H2CO3)

D. e点时, c(H+)=2c(CO32-)+c(HCO3-)+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