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H4NO3溶于水虽然吸热,但其溶于水是自发过程
B. 过热液体(温度高于沸点)会自发转变成气体,可用焓变解释
C. 对于同一物质来讲,熵值的大小与其状态有关,固态物质的熵值通常最大
D. 有序火柴散落的自发过程可用能量判据解释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0.1molMg 、Al混合物溶于100mL3mol/LHCl中,再滴加1mol/LNaOH 溶液,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的质量m随NaOH溶液体积V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2)A点沉淀的总物质的量n= _________________mol
(3)欲使Mg2+ 、Al3+刚好沉淀完全,则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多少___________mol
(4)若V1=60mL,则混合物中Mg的物质的量为多少___________mol V3= ___________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室温下100mL pH=2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200mL,醋酸溶液的pH变为4
B.温度都升高20°C后,两溶液的pH不再相等
C.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200mL后,两种溶液中c(OH﹣)都减小
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体积可用上图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pH=0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Ca2+、Cl-、AlO2- B.Ba2+、K+、OH-、NO3-
C. Al3+、Cu2+、SO42-、Cl- D. NH4+.、Mg2+、SO4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B.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C. 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 D. 比丁烷更易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这个实验为“套管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请观察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①烧杯A中的现象:②烧杯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时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可证明稳定性:NaHCO3 Na2CO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证明稳定性比较时,能否将NaHCO3、Na2CO3的位置互换 (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框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C均为常见的金属单质, E为固体非金属单质。B为棕红色固体氧化物,X为常见的无色液体。L焰色为黄色,且能使酚酞变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及其他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F的化学式为 ;
(2)I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A与B生成C和D的反应是 (填“放出”或“吸收”)大量热量的反应;
(4)D与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检验“黄色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试剂是 (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实验室制取氯气除了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外还可利用下列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该反应的优点是反应产生氯气速度快、不需加热。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 是氧化剂,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量之比为 。
(2)把氯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实验室配制好2.0 mol·L-1的NaOH溶液,需要这种溶液 mL才能与2.24 L氯气(标准状况)恰好完全反应。
(4)已知Br2的水溶液因浓度不同而呈现橙色或红棕色,NaBr溶液中缓缓通入Cl2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红棕色,请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表示出电子转移情况: 。
(5)现需490 mL 2.0 mol·L-1NaOH溶液:
①所需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
②上述实验需要的仪器有天平(含砝码)、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
③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结果偏高的是 。
A.定容时俯视 |
B.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
C.溶解所用烧杯未洗涤 |
D.NaOH溶解后,未冷却即进行实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