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各组材料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两极材料

Zn片、Cu

Cu片、 Cu

Zn片、Cu

Zn片、Cu

插入溶液

H2SO4

NaCl溶液

植物油

酒精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A. 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锌和硫酸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A项正确;

B. 两金属相同,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B项错误;

C. 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但是植物油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C项错误;

D. 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但是酒精是非电解质,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D项错误。

答案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若关闭阀,打开阀,让潮湿的氯气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阀打开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不可能

A. H2SO4B. NaOH溶液C. NaCl溶液D. Ca(OH)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立体烷烃中有一系列对称结构的烷烃,如:(正四面体烷C4H4)、(棱晶烷C6H6)、立方烷C8H8)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以此类推分子式为C12H12的立体烷烃的结构应为正六棱柱

B. 上述一系列物质互为同系物,它们的通式为C2nH2n(n≥2)

C. 棱晶烷与立方烷中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其二氯代物都有三种

D. 苯乙烯()、环辛四烯()与立方烷属于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诗句描述的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零落成泥碾作尘B.爆竹声中一岁除

C.人面桃花相印红D.群山倒影山浮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按要求写出对应方程式:

1NaHCO3的电离方程式____

2)向FeI2溶液中通少量Cl2的离子方程式____

3)向NaHCO3溶液中逐滴加Ba(OH)2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的离子方程式: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A.苏打—NaHCO3B.芒硝—FeSO4·7H2O

C.火碱—NaOHD.水煤气—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摩尔质量为Mg·mol-1的气态化合物VL (已换算成标准状况) 溶于mg 水中,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密度为ρg·c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 可表示为 B. c 可表示为

C. ω%可表示为 D. ρ可表示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时开关Ka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2)若开始时开关Kb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若开始时开关Kb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溶液中NaA极移动

B.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C.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D.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 L气体,则溶液中转移0.2 mol电子

(4)该小组同学认为,如果模拟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那么可以设想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钾。

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

制得的氢氧化钾溶液从出口(“A”、“B”、“C” “D”)________导出。

电解过程中阴极区碱性明显增强,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生需要用烧碱固体配制1 molL1NaOH溶液450 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需要称取NaOH固体__g

2)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简,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填仪器名称)

3)在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

4)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先用于__、后用于__

5)若出现如下情况,其中将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填字母)。

A.容量瓶实验前用蒸馏水洗干净,但未烘干

B.天平砝码生锈

C.配制过程中遗漏了洗涤步骤

D.未冷却到室温就注入容量瓶

E.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F.定容观察液面时俯视

6)若实验过程中出现(5)中D这种情况你将如何处理?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