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分)目前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
产品标准
GB5461
产品等级
一级
配料
食盐、碘酸钾、抗结剂
碘含量(以I计)
20~50mg/kg
分装日期
 
分装企业
 
(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
   KIO3   KI+   H2SO4   K2SO4   I2   H2O
(2)上述反应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将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①Na2SO3稀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
a 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
b 加入适量;
c 分离出下层液体。
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步骤中的位置是                      
(3)已知:I2+2S2O32=2I+S4O62。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 准确称取w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 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 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1.0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24.00mL,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                     
②b中反应所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是         mol。
③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    mg/kg。
(1)1、5、3、3、3、3
(2)①I2+SO32-+H2O=2I-+SO42-+2H+    ②在步骤b后,增加操作: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
(3)①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   ②1.2×105   ③5.08×102/w  或508/w

试题分析:(1)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方程式为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2)①Na2SO3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I2+SO32-+H2O=2I-+SO42-+2H+
②回收CCl4的时候,加入Na2SO3溶液后,要振荡静置,然后才能分液,所以在步骤b后,增加操作: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
(3)①以淀粉做指示剂的时候,当I2反应完后,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②反应后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
精制盐的含碘量为
点评:本题很基础,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除去液溴中少量的氯水,可向其中加少量KI
B.氯水和氯气均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都是HClO作用的结果
C.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某溶液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己烯、四氯化碳
B.加浓溴水,后过滤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C.苯、溴水、铁粉混合制成溴苯
D.可用分液漏斗分离溴乙烷和甲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中,正确的是
A.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低处去
B.因为固体氯化钠溶解时热效应不大,所以可以在容量瓶中溶解氯化钠固体
C.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钙和氯化镁等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B.用10ml量筒量取8.58ml蒸馏水
C.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开展K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K2CO3的检验与质量分数测定的探究实验,他们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一)补全以下检验混合物中存在K2CO3的实验步骤及相关现象
(1)取混合物样品溶于水,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一定存在K+;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一定存在CO32—
(二)测定K2CO3质量分数

(1)甲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把xg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测定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实验开始时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乙同学用图2代替图1中的收集装置,则所测K2CO3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不变”),你的改进方案是                                       
(3)丙同学用图3装置测定CO2的质量,该装置存在较多缺陷,从而导致实验误差,请你填写其中的三点缺陷:I                  ;Ⅱ                   ;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
将F2通入NaBr溶液中
比较氟与溴的氧化性强弱
C
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
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0分)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里利用下图装置测定中和反应中的热效应。实验时将溶液和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所得实验结果如右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左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温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根据所得数据,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4)利用图中所给数据,可测得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
(5)除了使用保温杯外,为了保证实验成功,还要注意哪些问题(说出1点即
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 15 分)
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发生装置如图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_(填序号)
A.往烧瓶中加人MnO2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人浓盐酸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
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丙方案:与已知量CaCO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CaCO3质量。
丁方案:与足量Zn 反应,测量生成的H2体积。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
① 判定甲方案不可行,理由是            
② 进行乙方案实验: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一定倍数后作为试样。
a.量取试样20.00 mL,用0 . 1000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2.00mL,该次滴定测得试样中盐酸浓度为         mol·L-1
b.平行滴定后获得实验结果。
③ 判断丙方案的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已知:Ksp(CaCO3 ) = 2.8×10-9、Ksp(MnCO3 ) = 2.3×10-11
④ 进行丁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

(i) 使Y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   转移到  中。
(ii)反应完毕,每间隔1 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是_(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