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是制取溴苯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证明____________。
(3)装置B是吸收瓶,瓶内盛有CCl4,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装置B,将装置A、C直接相连,则该套实验装置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
(4)实验完毕后,将装置A试管中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烧杯_______(填“下”或“上”)层为溴苯。
【答案】2Fe+3Br2= 2FeBr3 +Br2
+HBr 导管口有白雾出现,试管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有HBr生成 液体呈橙红色 反应放热,装置A中的溴蒸气逸出并溶于CCl4中 不合理 逸出的溴蒸气也能与AgNO3溶液反应 下
【解析】
由制备溴苯的装置可知,A中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HBr,溴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B中四氯化碳可除去挥发出来的溴,C中HBr与硝酸银反应生成AgBr沉淀,证明有溴化氢生成,也就可以说明该反应为取代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1)装置A中铁能够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苯在溴化铁催化作用下与溴发生反应生成溴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2Fe+3Br2= 2FeBr3、, 故答案为:2Fe+3Br2= 2FeBr3;
;
(2)溴易溶于四氯化碳,而溴化氢难溶于四氯化碳,由此装置C中看到的现象是导管口有白雾,试管内有淡黄色的溴化银沉淀生成,说明反应中有HBr生成,故答案为:导管口有白雾,试管内有淡黄色的沉淀生成;有HBr生成;
(3)装置B是吸收瓶,内盛CCl4液体,溴易挥发,溴溶于CCl4中使CCl4呈橙色;如果没有装置B,将装置A、C直接相连,逸出的溴蒸气也能与AgNO3溶液反应,不能证明有溴化氢生成,故答案为:液体变橙色;反应放热,装置A中的溴蒸气逸出并溶于CCl4中;不合理;逸出的溴蒸气也能与AgNO3溶液反应;
(4)实验完毕后将A试管中的液体倒在装有冷水的烧杯中,溴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可以看到混合物分层,烧杯下层为溴苯,故答案为:下。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机物TPE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26H22 B. 属于苯的同系物
C. 一氯代物有3种 D. 能溶于水和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所述的变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 B | C | D | |
实验 | NaOH 溶液滴入FeSO4 溶液中 |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 | 向 K2Cr2O7 溶液 中滴加浓硫酸 | CO2 通入 Na2O2 |
现象 | 产生白色沉淀,最 终变为红褐色 |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 | 溶液黄色变浅, 橙色加深 | 固体逐渐变白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由铜、锌和稀盐酸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________极,发生________反应,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锌是________极,发生________反应,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未画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组装好装置后,首先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检验SO2与Na2O2的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X应为________,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注入70%的硫酸至浸没三颈烧瓶中的固体,检验SO2与Na2O2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装置E、F、G中,能说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验证装置E中SO2与FeCl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取少量装置E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由此判断SO2与FeCl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上述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Cu2+、SO42-、OH-、K+B.Fe3+、NO3-、Cl-、H+
C.K+、CO32-、Cl-、H+D.H+、Na+、Cl-、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以含钴废催化剂(含Co、Fe、FeO、Fe2O3以及不溶于酸的杂质)制备氯化钴晶体与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的工艺如下:
已知:KMnO4的氧化性强,可以氧化HBr、HCl、Fe2+等。
(1)“氧化”“成矾”需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氧化”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实验中能否选用KMnO4溶液检验Fe2+是否完全氧化,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
(2)该条件下,若用H2O2作氧化剂,实际H2O2的用量比理论用量要多,重要原因之一是H2O2发生了分解。该条件下H2O2分解较快的原因是:① ____;②____。
(3)成矾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检验成矾是否完全的实验操作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溶液中四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b-a=5,线段Ⅳ表示一种含氧酸,且Ⅰ和Ⅳ表示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线段Ⅱ表示Fe2+的变化情况
B. 线段Ⅳ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5Cl2+12OH-=2IO3-+10Cl-+6H2O
C. 根据图象可计算a=6
D. 原溶液中c(Fe2+)∶c(I-)∶c(Br-)=2∶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