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C.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D.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答案】D

【解析】

A.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错误;

B.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为不成盐氧化物,B错误;

C.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为金属氧化物,C错误;

D.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D正确;

故答案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工生产要遵守三原则:充分利用原料、充分利用能量、保护环境。不符合以上某原则的是

A.煤燃烧时使用沸腾炉B.制盐酸时将氯气在氢气中燃烧

C.制硫酸时使用热交换器D.合成氨时使用过量的氮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的是()
①漂白粉②苯酚③水玻璃④硫酸钠⑤烧碱⑥亚硫酸钠⑦胆矾⑧硬化油⑨Vc
A.除④⑦⑧外
B.除④⑦外
C.除⑥⑦⑧外
D.全部易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有尘埃的空气 ②稀硫酸 ③蒸馏水 ④稀豆浆丁达尔效应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和盐酸共热得到黄绿色气体.甲、乙两个同学分别采取上述反应原理,各制取一瓶氯气,并用其验证Cl2与水反应所得产物的性质.
请回答:
(1)写出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2)对于乙同学的实验装置,若要停止实验,其操作顺序是 . ①停止加热 ②取出集气瓶盖好 ③将导管伸入到烧碱溶液中
(3)甲、乙两同学分别向收集到的氯气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振荡后分成两份,均做验证氯气与水反应所得产物性质的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加入NaHCO2粉末

有无色气泡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较强的酸性

请你填写下表评价甲、乙同学实验①、②的结论(填合理或不合理)

实验序号


(4)丙同学查阅资料发现HClO的氧化性大于MnO2 , 拟用下列四组试剂在实验室制取氧气A.CaC12和次氯酸B.浓盐酸NaClO
C.浓盐酸和次氯酸 D.固体NaCl、固体NaClO和浓硫酸
你认为上述四种试剂中组试剂符合实际,且Cl的原子利用率最高.试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 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被氧化

C. 得到电子的物质被氧化 D. 氧化还原反应中,先有氧化后有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铅蓄电池反应原理为:Pb(s)+PbO2(s)+2H2SO4(aq) 2PbSO4(s)+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2e═Pb2+
B.放电时,正极得电子的物质是PbO2
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硫酸浓度减小
D.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SO4﹣2e+2H2O═PbO2+4H++S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10 mL量筒量取7.13 mL稀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 g NaCl

C.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2.3

D.25 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亚硝酰氯(NOCl)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O与Cl2在常温常压下合成。已知NOCl是一种红褐色液体或黄色气体,其熔点64.5℃,沸点5.5℃,遇水易水解。
(1)实验室制备原料气NO和Cl2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实验室制NO时,装置A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验室制Cl2时,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 , 其作用是
(2)将上述收集到的Cl2充入集气瓶中,按图示装置制备亚硝酰氯。

①NOCl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NOCl的电子式为
②装置D中的现象为
③装置E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为
④某同学认为装置F不能吸收NO,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将尾气与某种气体同时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这种气体的化学式是
(3)NO可用间接电化学法除去,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