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装置B中被加热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C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钠杂质,现设计一实验方案,既除去杂质,又配成硝酸钠溶液。

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完成表格中各步实验。

选择试剂

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加热

所加入的试剂①可以是________(填化学式),证明溶液中SO42-已经除尽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加入的试剂④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疾药,为无色针状晶体,在乙醇、乙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已知:乙醚沸点为35℃。提取青蒿素的主要工艺为:

若要在实验室模拟上述工艺,操作I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填代号),操作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_(填代号)。操作的主要过程最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B.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

【答案】蒸发皿 蒸馏烧瓶 Ba(NO3)2或者Ba(OH)2 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NO3)2或者Ba(OH)2,若无沉淀产生则已除尽 除去过量的Ba2+ HNO3 A C B

【解析】

1)根据仪器的构造可知,装置B中被加热仪器的名称是蒸发皿;装置C中①的名称是蒸馏烧瓶;

2)试剂①为Ba(NO3)2或者Ba(OH)2,使硫酸根离子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同时生成硝酸钠;

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NO3)2或者Ba(OH)2,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溶液中SO42-已经除尽;为除去过量的Ba2+,加入Na2CO3溶液;所加入的试剂④是HNO3,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钡和碳酸钠;

3)操作I为过滤,选择装置A。提取液经过蒸馏得到乙醚和粗品,操作Ⅱ为蒸馏,选择装置C,为防止暴沸,需要加入碎瓷片。操作Ⅲ从粗品中经过溶解、浓缩结晶,再进行过滤得到精品,答案选 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元素的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B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4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C、E同主族。

(1)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C、D、E形成的离子半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D2C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还可形成化合物D2C2,D2C2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有空气中加热片刻生成的D的氧化物(假定全为D2C2和D2C的混合物)a克,与VLHCl反应至中性,则HCl的浓度取值范围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绿柱石又称绿宝石,其主要成分为BenAl2[Si6O18],也可以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则n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也生成Fe2O3

B. 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钠也能从硫酸铜溶液中快速置换出铜

C. 铝片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钠块表面也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钠与氧气、水等反应时钠均作还原剂,金属单质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时金属均作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 ℃时浓度都是1 mol/L的四种正盐溶液:AX、BX、AY、BY。AX溶液的pH=7且溶液中c(X)=1 mol/L,BX溶液的pH=4,BY溶液的p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离平衡常数:K(BOH)<K(HY)

B. AY溶液的pH小于BY溶液的pH

C. 稀释相同倍数,溶液pH变化:BX等于BY

D. pH均为1HXHY溶液分别稀释10倍后,HX溶液的pH小于HY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短周期中,甲、乙、丙、丁四种相邻元素的位置如图,则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与右图一致的是

A. 2Al+Fe2O32Fe+Al2O3

B. C+CO22CO

C. CaCO3CaO+CO2

D. C+H2OC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常温下,某水溶液M中存在的离子有Na、A2、HA、H、OH,存在的分子有H2O、H2A。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酸H2A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溶液M10 mL 2 mol·L1NaHA溶液与10 mL 2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则溶液MpH________(“<”“>”“=”)7,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已知Ksp(BaA)=1.8×1010,向该溶液中加入10 mL 1 mol·L1BaCl2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Ba2浓度为________mol·L1

(3)若有下列三种溶液:①0.01 mol·L1H2A溶液;②0.01 mol·L1NaHA溶液;③0.02 mol·L1HCl0.04 mol·L1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则三种情况下,溶液中c(H2A)最大的是____________;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4)若溶液MpH=3H2A溶液V1 mLpH=11NaOH溶液V2 mL混合反应而得,混合溶液中=104,V1V2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V1大于V2”“V1等于V2”“V1小于V2均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 铜粉,最多能溶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 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溶液中溶质最终为硫酸亚铁

B. 原溶液中硫酸浓度为2.5 mol·L1

C. 原混合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4 mol

D. 图中,OA段产生的气体是一氧化氮,BC段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