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 活动性:Al>Fe>Cu |
B |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 氧化性:Cl2>Br2>Ⅰ2 |
C | 左边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右边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 氧化性:Cl2>Br2>S |
D |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 非金属性:S>C>Si |
D
解析试题分析:A.左烧杯中铁是阴极,Al是阳极;铁表面产生氧气,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是正极,在正极上H+不断放电产生氢气,所以表面有气泡,但是不能证明金属活动性:Al>Fe>Cu,错误;B.左边氯气把NaBr中的溴单质置换出来,使棉花变为橙色,在右边棉花变为蓝色,可能是氯气发生的置换反应,也可能是溴单质发生的置换反应,因此不能证明氧化性:Cl2>Br2>Ⅰ2,错误;C.左边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右边溶液产生黄色沉淀都只能证明Cl2>S; Br2>S,但是不能证明Cl2>Br2,错误;D.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证明酸性:硫酸大于碳酸;烧杯中液体变浑浊,证明酸性:碳酸大于硅酸。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与最高价的酸性强弱可得结论:非金属性:S>C>Si。正确。
考点:考查原电池、电解池、元素的金属性、氧化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知识。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下图是一些重要工业生产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若D是单质,且与A属于同一主族,反应在高温下进行,则:
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D单质的一种重要用途是 。
(2)若B为黄色固体,D为固体化合物,则该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SO2
①当有1molC生成时,该反应转移电子的总数是 。
②将C通入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若B是一种碱性气体,D为化合物,则: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B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有Cu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有人提出产物Cu中可能还含有Cu2O。已知Cu+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为验证Cu2O是否存在,可取少量反应产物,滴加足量稀硫酸,若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则证明含有Cu2O。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下图表示某些化工生产的流程(部分反应条件和产物略去)
(1)反应Ⅰ需在500℃进行,其主要原因是 。
(2)G转化为H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空气,其原因是 。
(3)写出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 。
(4)工业上,向析出K的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后可析出副产品。通入氨气的作用是 (填序号)。
a.增大NH+4的浓度,使J更多地析出
b.使K更多地析出
c.使K转化为M,提高析出的J的纯度
(5)写出上述流程所涉及的化学工业的名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干至质量不变,最终不能得到纯净物的是
A.向漂白粉浊液中通入过量CO2 |
B.向带有氧化膜的铝片中加入盐酸 |
C.向含1mol Ca(HCO3)2的溶液中加入1mol Na2O2 |
D.向含1 mol KAl(SO4)2的溶液中加入2 mol Ba(O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B.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 |
C.溶洞中钟乳石的形成 |
D.豆科作物的根瘤菌对空气中氮的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 D.若甲为NaOH,则丁可能是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实验现象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品红溶液中分别通入SO2和Cl2,品红均褪色 |
B.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都会降低 |
C.溴水分别滴入植物油和裂化汽油中,溴水均褪色 |
D.鸡蛋白溶液中分别加入NaCl溶液和CuCl2溶液,均有固体析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6分)(2012?重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 |
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
C.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 |
D.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转化为红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HCl通入Fe(NO3)2溶液中 | B.CO2通入Ca(NO3)2溶液中 |
C.Cl2通入Na2SiO3溶液中 | D.NH3通入Ca(HCO3)2溶液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