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I2在KI溶液中存在平衡: ,某I2、KI混合溶液中, c()与温度T的平衡曲线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的△H>0
B.若温度为,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
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 小
A

试题分析:A、由图象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当温度升高时,I3-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I2(aq)+I-(aq)I3-(aq)的△H<0,故A正确;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故B正确;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若反应趋向于平衡,则反应向生成的I3-方向移动,则v>v,故C正确;D、状态A与状态B相比,B状态相当于在A的基础上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状态B的c(I2)大,故D错误.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
2N2 (g)+6H2O(l)4NH3 (g)+3O2 (g)    ΔH= a kJ·mol-1
上述反应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常压下达到平衡时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温度 T/K
303
313
323
NH3生成量/(10-6 mol)
4.8
5.9
6.0
(1)此合成反应的a      0 (填“>”、“<”或“=”)。
(2)用水稀释0.1 mol·L-1氨水(设稀释时溶液温度不变),则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下列的     (填序号):
A.c(NH3·H2O)     B.    C.c(H+)·c(OH)    D.
(3)工业用氨制取硝酸的氧化反应为:4NH3(g)+5O2(g) 4NO(g)+6H2O(g) ΔH<0,若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则下列关系图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4)在1L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时间/浓度
c(NH3) (mol/L)
c(O2 ) (mol/L)
c(NO) (mol/L)
起始
0.8000
1.600
0.000
第4 min
0.3000
0.9750
0.5000
第6 min
0.3000
0.9750
0.5000
第8 min
0.7000
1.475
0.1000
 
反应在第6 min到8min时改变了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条件下,平衡向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可逆反应2SO2 + O22SO3达到一定限度后通入18O2,一段时间18O可能存在于( )
A.SO3和O2 B.SO3和SO2
C.SO3 SO2和O2 D.SO2和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可逆反应A(g)+3B(g)2C(g) ΔH=-QkJ/mol。有甲、乙两个容积相同且不变的密闭容器,向甲容器中加入1 mol A和3 mol B,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kJ;在相同的条件下,向乙容器中加入2 mol C达到平衡后吸收热量为Q2 kJ;已知Q1=3Q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中A的转化率为75%                
B.Q1+Q2="Q"
C.达到平衡后,再向乙中加入0.25 mol A、0.75 mol B、1.5 mol C,平衡向正向移动
D.乙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g) A(g)+3B(g) ΔH= +Q2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D(S),向家中通入6molA和2molB,向乙中通入1.5molA、0.5molB、3molC和2molD,反应一段时间后都达到平衡,此时测的甲、乙两个容器中的C的体积分数都是0.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平衡时甲中的A的体积分数为0.4
B.平衡时甲、乙两个容器中的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不相等
C.若平衡时两容器中的压强不相等,则两容器中的压强之比为8:5
D.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的A的物质的量相等,则x=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    O2+HbCO,3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若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K=
B.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
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
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在某温度下,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N2和4 molH2,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2NH3(g);ΔH=—92.4 kJ/mol。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46.2 kJ。求:
(1)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 NH3的体积分数为             
(2)若向该容器中加入a mol N2、b mol H2、c mol NH3,且a、b、c均为正数,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与上述平衡相同。a、b、c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是                                        
(3)科学家发明了使NH3直接用于燃料电池的方法,其装置用铂黑作电极、加入电解质溶液中,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NH3。其电池总反应式为:4NH3+3O2=2N2+6H2O,电解质溶液应显        (填“酸性” 、“中性” 或“碱性” ),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已知:2M(g)N(g);△H <0。现将M和N的混和气体通入体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
中,反应体系中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四个点中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a、b
B.反应进行至25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了 0.4molN
C.若调节温度使35min时体系内N的百分含量与15min时相等,应升高温度
D.若40min后出现如图所示变化,则可能是加入了某种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平衡常数(K、Ka、Kw、Ks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各平衡常数(K、Ka、Kw、Ksp)的值发生变化,则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B.若温度升高,则各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C.平衡常数的大小能说明反应(或电离、溶解)进行的程度
D.某一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表明反应(或电离、溶解)进行的程度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