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燃烧反应必须有氧气作氧化剂

C.2Fe+3Cl22FeCl3 Fe+SFeS 由此可以判断氧化性:Cl2S

D.Mg在化学反应中失去2个电子,而Al在化学反应中失去3个电子,因此还原性AlMg

【答案】C

【解析】

A.有单质参加反应,不一定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如氧气转化为臭氧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燃烧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如氯气在氢气中燃烧,故B错误;

C.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化合物中金属的价态越高,非金属的氧化性越强,则氯化铁中Fe元素的化合价高,则氧化性:Cl2S,故C正确;

D.还原性与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与失去电子的难易有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装置中,X是铁,Y是石墨电极,a是硫酸钠溶液,实验开始前,在U形管的两边同时各滴入几滴酚酞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闭合K1,断开K2,X极放出H2

B. 闭合K1,断开K2,Y极为阳极

C. 闭合K2,断开K1,Y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D. 闭合K2,断开K1,工作一段时间后,X电极附近溶液显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KMnO4与浓HCl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若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试验它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A.只有①和②处B.只有②处C.只有②和③处D.只有②③④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主要采用接触法生产硫酸,主要过程如下:

FeS2 SO2 SO3 H2SO4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V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基态Fe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

2)组成H2SO4的元素中,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SO2分子的VSEPR模型为________

3)固态SO3能以无限长链形式存在(如图所示)。其中S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长链结构中,连接2S原子的O原子称为桥氧,连接1S原子的O原子称为端基氧,则与S原子形成化学键键长更大的是________(填桥氧端基氧),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绿矾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其组成可写成[Fe(H2O)6]2+[SO4(H2O)]2-,水合阴离子中H2O通过氢键与SO42-中的O原子相联结,按图示画出含氢键的水合阴离子:______________

5)一种含FeCuS三种元素的矿物晶胞如图所示,属于四方晶系(晶胞底面为正方形)。S2-的配位数为______。若晶胞的底面边长为a pm,高为b pm,晶体密度为ρ 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__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用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苯酚(扑热息痛)为白色颗粒状晶体,易被空气氧化。实验室用对氨基苯酚乙酰化制备扑热息痛的一种方法如下:

查阅资料获得以下数据:

对氨基苯酚

醋酸酐

对乙酰氨基苯酚

熔点/

189.6 ~ 190.2

-73

169 ~ 171

密度/g·cm-3

1.2

1.1

1.3

相对分子质量

109

102

151

溶解性

溶于乙醇和水

溶于乙醇,

稍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和热水,溶于丙酮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在三颈烧瓶中加入对氨基苯酚10.9g,再加入30 mL水。打开仪器a下端的旋塞,缓慢滴加12 mL醋酸酐。搅拌并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80℃左右,充分反应后按如下流程进行操作。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步骤②洗涤晶体获得粗品时,选择的洗涤剂是______。(填标号)

A.乙醇 B.丙酮 C.热水 D.冷水

3)减压过滤装置如图所示。步骤④减压过滤时,在吸滤瓶中要先加入适量NaHSO3,其作用是_________,该减压过滤需趁热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

4)步骤⑥中操作X_______________

5)若最终得到9.8 g对乙酰氨基苯酚,则本实验的产率为______%。(保留1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有机物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F,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1A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反应。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是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合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少量F。实验结束后,试管甲中上层为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实验开始时,试管甲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 ________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在实验室利用BD制备F的实验中,若用1mol B1mol D充分反应,__________(能/不能)生成1mol F,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容积均为2L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起始物质的量见下表。实验测得两容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点的平衡常数为0.04

B. MN两点容器内的压强:P(M)>2P(N)

C. 若将容器Ⅰ的容积改为1 LT1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CO2)=0.25 mol·L-1

D. 若将容器Ⅱ改为绝热容器,实验起始温度为T1,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小于1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CO2COSO2等气体,严重污染空气。对废气进行脱硝、脱碳和脱硫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利用。

Ⅰ.脱硝:已知: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

N2(g)+2O2(g)=2NO2(g) △H1=+133kJ/mol

H2O(g)=H2O(l) △H2=-44 kJ/mol

写出在催化剂存在下,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其他无毒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Ⅱ.脱碳:

1)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O26mol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l) +H2O(l)。

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

A.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保持不变 BCO2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CO2H2的转化率相等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1 molCO2生成的同时有3molHH键断裂

2)在T1℃时,体积为2L的恒容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和为3molH2CO,发生反应CO(g) +2H2(g)CH3OH(g)反应达到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V%)与n(H2)/n(CO)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当起始n(H2)/n(CO)=2,经过5min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0.4,则05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若此时再向容器中加入COg)和CH3OHg)各0.4mol,达新平衡时H2的转化率将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当起始n(H2)/n(CO)=3.5时,达到平衡状态后,CH3OH的体积分数可能是图象中的___点(选填“D”、“E”或“F”)。

3)已知反应A(g)+B(g)C(g)+D(g)的平衡常数K值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830℃时,向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A0.20molB10s时达到平衡。

温度/℃

700

830

1200

K

1.7

1.0

0.4

该反应是____反应(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反应初始至平,A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_。达到平衡后,B的转化率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己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常用作高辛烷值汽油稳定剂。其实验室制备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FeCl3 溶液制备 FeCl3·6H2O 的方法是__________

(2)操作 1 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仪器B的作用为_________

②烧瓶A中进行的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浓硫酸也可作该反应的催化剂,选择 FeCl3·6H2O 而不用浓硫酸的原因为________(填选项)

A.浓硫酸易使原料碳化并产生 SO2

B.FeCl3·6H2O 污染小、可循环使用,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C.同等条件下,用 FeCl3·6H2O 比浓硫酸的平衡转化率高

(4)操作2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5)环己烯含量的测定:在一定条件下,向 a g 环己烯样品中加入定量制得的b mol Br2 与环己烯充分反应后,剩余的 Br2 KI 作用生成 I2 ,用 c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 Na2S2O3 标准溶液 v ml(以上数据均已扣除干扰因素)。测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Br2

Br2+ KI=I2 + 2KBr

I2 + 2Na2S2O3=2 NaI+ Na2S4O6

滴定所用指示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品中环己烯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