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一定温度下,向一容积为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 mol SO2和0.2 mol 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 ΔH=-196 kJ/mo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变为起始时的0.7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SO2、O2、SO3三者的浓度之比为2∶1∶2 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SO3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E.SO2的生成速率和SO3的生成速率相等
(2)①SO2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②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kJ;③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3)右图表示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和温度变化的曲线,则:
①温度关系:T1________T2(填“>”、“<”或“=”,下同);
②平衡常数关系:KA_________KB,KA_________KD。
【答案】 BDE 90% 35.28 20250 < = >
【解析】(1)SO2、O2、SO3三者浓度比为2∶1∶2,与平衡状态无必然联系,不能作为建立平衡的标志,容器内气体压强随反应进行而变化,气体压强不变,则建立平衡;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混合气体密度也不变,不能作为平衡状态标志;SO3的物质的量是随反应进行而发生变化的,当其不变时,表示反应已建立平衡;SO2的生成速率是v(SO2)逆,SO3生成速率是v(SO3)正,而v(SO2)正=v(SO3)正,则有v(SO2)逆=v(SO2)正,这是平衡建立的根本标志。所以可作为平衡状态标志的是b、d、e。
(2) 2SO2(g)+O2(g)2SO3(g)
起始(mol) 0.4 0.2 0
变化(mol) x x/2 x
平衡(mol) 0.4-x 0.2-x/2 x
T、V恒定,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解得x=0.36,故SO2转化率为:
×100%=90%。放出热量为:
kJ·mol-1×0.4 mol×90%="35.28" kJ,K=
=
="20" 250。
(3)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左移,SO2体积分数增大,所以T2>T1,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值不变,则KA=KB,升温,平衡左移,K值减小,KA>KD。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1.2g Fe加入一定量的HNO3充分反应后,生成Fe2+、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将生成的气体与一定量的O2混合后通入水中,最后无气体剩余,则通入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A. 0.12mol B. 0.14mol
C. 0.2mol D. 0.13mol
【答案】B
【解析】
铁与硝酸反应生成Fe2+、Fe3+和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与一定量的O2混合后通入水中,最后无气体剩余,说明氮的氧化物与O2完全反应生成硝酸,铁还原硝酸的量与生成硝酸的量相同,即铁失去电子的数目与O2得到电子数目相同,据此计算。
由题意可知,铁还原硝酸的量与氮的氧化物与O2完全反应生成硝酸的量相同,即铁失去电子的数目与O2得到电子数目相同。11.2gFe的物质的量为0.2mol,Fe全部溶解,生成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所Fe2+的物质的量为0.04mol,Fe3+的物质的量为0.16mol,共失去电子为0.04mol×2+0.16mol×3=0.56mol,由得失电子守恒,O2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6mol,所以O2的物质的量为0.56mol/4=0.14mol,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铁和硝酸反应的有关计算,该题的关键是在明确反应原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电子得失守恒。
【题型】单选题
【结束】
23
【题目】10mLNO、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气体的体积变为5mL(相同状况),则CO2和NO的体积比不可能为
A. 1∶1 B. 1∶2
C. 2∶1 D. 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1)氯化铁溶液用于检验食用香精乙酰乙酯时,会生成紫色配合物,其配离子结构如图所示。
①此配合物中,基态铁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此配合物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
③此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A. 离子键 B. 金属键 C. 极性键 D. 非极性键 E. 配位键 F. 氢键 G.σ键 H. π键
④氯化铁在常温下是固体,熔点为 306℃,沸点为 315℃,在 300℃以上升华,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据此判断氯化铁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2)基态 A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s23p5,铜与A 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黑球代表铜原子)。
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A原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____。
②该化合物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与NH3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一种即可)。 NH3 的键角大于H2O的键角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该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则该晶体中 Cu 原子和A 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pm(列出计算表达式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萜类是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体内的天然有机化合物,薄荷酵()和香茅醇(
)是两种常见的萜类化合物,有关这两种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薄荷醇环上的一溴代物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B. 薄荷醇和香茅醇一定条件下都能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C. 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鉴别薄荷醇和香茅醇
D. 等质量的香茅醇和薄荷醇完全燃烧,薄荷醇消耗的氧气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下图是N2(g)和H2(g)反应生成1 mol NH3(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2和H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化学键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放出或吸收的能量,单位kJ·mol-1。若已知下列数据:
化学键 | HH | |
键能/kJ·mol-1 | 435 | 943 |
试根据表中及图中数据计算N—H的键能________kJ·mol-1。
(3)用NH3催化还原NOx还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4NH3(g)+3O2(g)===2N2(g)+6H2O(g) ΔH1=-a kJ·mol-1 ①
N2(g)+O2(g)===2NO(g) ΔH2=-b kJ·mol-1 ②
若1 mol NH3还原NO至N2,则该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ΔH3=________ kJ·mol-1(用含a、b的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C.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D.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固体A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气体B、C、D反应为:2AB+2C+3D,若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是相同体积的H2的15倍,则固体A的摩尔质量是( )
A. 30 g/mol B. 60 g/mol
C. 90 g/mol D. 120 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A、B、C、D、E、F、G、H,满足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A、F为气体单质,A呈黄绿色,C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B为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H______________。
(2)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由于D易于发生③反应而不易于保存,故生产生活中往往用A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易于保存运输的固体,其在潮湿空气中可以反应生成D,请写出这两个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