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

(1)氯化铁溶液用于检验食用香精乙酰乙酯时,会生成紫色配合物,其配离子结构如图所示。

此配合物中,基态铁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此配合物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

此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A. 离子键 B. 金属键 C. 极性键 D. 非极性键 E. 配位键 F. 氢键 G.σ H. π

氯化铁在常温下是固体,熔点为 306℃,沸点为 315℃,在 300℃以上升华,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据此判断氯化铁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2)基态 A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s23p5,铜与A 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黑球代表铜原子)。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A原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____

该化合物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与NH3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一种即可)。 NH3 的键角大于H2O的键角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该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则该晶体中 Cu 原子和A 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pm(列出计算表达式即可)。

【答案】 3d5 sp2、 sp3 CDEGH 分子晶体 CuCl 4 Cu+可与氨形成易溶于水的配位化合物 PH3 NH3、 H2O 分子中 N、 O 原子的孤电子对数分别是 1、2,孤电子对数越多,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越强,键角越小。

【解析】(1)①铁元素是26号元素,铁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铁原子失去3个电子变为铁离子,铁离子核外有23个电子,3d电子为其价电子,铁离子3d能级上有5个电子,4s能级上没有电子,所以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5,故答案为:3d5

②该化合物中连接双键的碳原子含有3σ键,为sp2杂化,连接4σ键的碳原子采用sp3杂化,故答案为:sp2、sp3

③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存在非极性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存在极性键,含有孤电子对和含有空轨道的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中含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所以该化合物中碳碳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碳和氧原子或氢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铁离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还存在氢键,则该化合物中含有配位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氢键、σ键和π键,但氢键不是化学键,故选CDEGH;

④三氯化铁,其熔点:282℃,沸点315℃,在300℃以上升华.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符号分子晶体的特征,故为三氯化铁分子晶体,故答案为:分子晶体

(2)根据价电子排布式判断出A原子为Cl原子;

①由晶胞结构可知,Cu原子处于晶胞内部,晶胞中含有4Cu原子,Cl原子属于顶点与面心上,晶胞中含有Cl原子数目为+6×=4,故化学式为CuCl,根据图示,铜原子周围有4个氯原子距离相等,且最小,即铜原子的配位数为4,则氯原子的配位数也是4,故答案为:CuCl;4;

Cu+可与氨形成易溶于水的配位化合物,所以CuCl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该化合物中Cu+被氧化为Cu2+;与NH3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PH3等;NH3、 H2O 分子中 N、 O 原子的孤电子对数分别是 1、2,孤电子对数越多,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越强,键角越小,使得NH3 的键角大于H2O的键角,故答案为:Cu+可与氨形成易溶于水的配位化合物;PH3;NH3、 H2O 分子中 N、 O 原子的孤电子对数分别是 1、2,孤电子对数越多,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越强,键角越小;

1mol晶胞的质量为4×99.5g,1mol晶胞的体积为cm3则晶胞的边长为cm,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铜原子和M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立方体体对角线的,而体对角线为晶胞边长的倍,所以铜原子和M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cm=××1010pm,故答案为:××101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报道,科学家发现了新的氢粒子,这种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的,这对解释宇宙演化提供了新的参考.对于这种氢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的组成可以用H3+表示
B.它比普通氢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C.它一定含3个中子
D.可以推测它的化学性质与H2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欲研究SO2的性质。

(1)将相关的含硫物质分为如下表所示3组,第2组中物质X的化学式是

1

2

3

S(单质)

SO2XNa2SO3NaHSO3

SO3H2SO4Na2SO4NaHSO4

(2)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研究SO2的性质:

(熔点:SO2 76.1℃SO3 16.8℃;沸点:SO2 10℃SO3 45℃)

装置模拟工业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甲同学按的顺序连接装置,装置的作用是 ;装置中溶液逐渐褪色,生成Mn2+,同时pH降低,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乙同学按的顺序连接装置,若装置中有40 mL 2.5mol/L NaOH溶液,反应后增重4.8 g,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H2SO3 (2)①2SO2O22SO3

使SO3凝结成固体与SO2分离 5SO22H2O2MnO45SO42—2Mn24H

③3SO24NaOHNa2SO32NaHSO3H2O

【解析】

1)观察第三组可知,第二组中X物质应该属于硫呈+4价的含氧酸,即亚硫酸

2①SO2V2O5的催化作用下可被氧化为SO3

由所给数据可知SO3在冰水中呈固态,所以II装置是通过冷凝将混合气体分离

SO2可将酸性KMnO4中的锰元素还原,且有酸生成(溶液pH降低),故反应方程式为:5SO2+ 2H2O + 2MnO4="=" 5SO42+ 2Mn2++ 4H+

③SO2NaOH溶液反应与两者的物质的量比有关:

SO2+ 2NaOH = Na2SO3+ H2O SO2+ NaOH =NaHSO3

现两者的物质的量比为4:7,直接由总方程式根据元素守恒来配平即可

型】实验题
束】
29

【题目】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将乙针筒内的物质压到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的不同实验(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实验序号

甲针筒内物质

乙针筒内物质

甲针筒的现象

1

10 mLFeO4溶液

10 mLNH3

生成白色沉淀,后变色

2

20 mLH2S

12mLSO2

3

30 mLNO2

10 mLH2O(l)

剩有无色气体,活塞自动向内压缩

4

15 mLCl2

40 mLNH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沉淀最终变为_____色,写出沉淀变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甲针筒内的现象是:有_____________生成,活塞______移动(填向外、向内、不)。

反应后甲针筒内有少量的残留气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其通入___________溶液中。

(3)实验3中,甲中最后剩余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写出NO2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实验4中,已知:Cl2 + NH3 → N2+ HCl。甲针筒除活塞有移动,针筒内有白烟产生外,气体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最后针筒中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_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两支盛有KI3的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

KI3溶液中存在平衡:I3 -I2+ I-

B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显黄色

该溶液中一定存在Na+, 定没有K+

C

室温下, pH 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 0.1mol/L NaClO溶液和 0.1mol/L CH3COONa 溶液的pH

比较HC1O CH3COOH的酸性强弱

D

浓硫酸与乙醇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 溶液,溶液紫色褪去

制得的气体为乙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增强。下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变化关系图,据图推断错误的是

A. 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与小麦的抗寒性呈正相关

B. 总含水量下降是因为细胞呼吸增强,需要消耗更多的水

C. 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小麦的含水量下降

D. 11月时,小麦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仍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 若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C. 若③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是染色体核糖核苷酸

D. 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NH3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φ)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T1大于T2

B.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C. n(N2)∶n(H2)∶n(NH3)=1∶3∶2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D. 其他条件不变,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可提高单位时间内NH3的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向一容积为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 mol SO20.2 mol 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 ΔH=-196 kJ/mo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变为起始时的0.7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SO2、O2、SO3三者的浓度之比为2∶1∶2 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SO3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E.SO2的生成速率和SO3的生成速率相等

(2)①SO2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②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kJ;③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3)右图表示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和温度变化的曲线,则:

①温度关系:T1________T2(填“>”、“<”或“=”,下同);

②平衡常数关系:KA_________KB,KA_________K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已知:E属于芳香族化合物;F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且面积比为6: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F的名称为__________

(2)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G→J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3)反应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E的一种同系物XE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4;X同分异构体有很多种。

X的同分异构体为芳香族化合物,它与E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则符合此条件的X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种。

X的同分异构体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也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且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有两种,则X的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