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 苯和浓溴水混合加入铁作催化剂制溴苯

B. 将苯和浓硝酸混合共热制硝基苯

C. 乙烷与氯气光照制取纯净的一氯乙烷

D. 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获得12-二溴乙烷

【答案】D

【解析】

A.苯和液溴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溴水不反应,故A错误;

B.苯和硝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故B错误;

C.乙烷和氯气反应取代反应不仅生成一氯乙烷还生成其它卤代烃,故C错误;

D.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性质较活泼,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l2﹣二溴乙烷,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 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 实验II:试管溶液中中出现气泡,溶液先出现浑浊后变澄清

C. 实验III: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 实验IV:加热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该分散系产生丁达尔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Na2SO3固体,可能含有NaCl、Na2SO4、BaCl2、K2CO3、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通过下列实验确定该样品的成分及Na2SO3的质量分数。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振荡,未见沉淀生成;

②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反应无紫色;

③用下图所示仪器进行合理组装,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SO2在硫酸中的溶解忽略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按气流从左到右方向,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接_____________接B。

⑵利用所组装置,由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滴加10mL水,将排入量筒中___mL液体。

⑶液体X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Y的作用是防止产生的气体溶于水,下列所给试剂符合要求的是______

A.苯 B.四氯化碳 C.酒精 D.汽油

⑸若称取样品3.00g,加入5mL 10.0mol/L的硫酸,产生无色气体,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229mL(标准状况)。对获得准确的气体体积无益的操作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连通乙、丁的导管要预先注满水;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点相平;

④恢复到室温后再上下调整量筒位置,使乙、丁两液面相平;

⑤在甲装置胶塞上再连接一个导管,通入N2将系统中SO2全部排出。

⑹向逸出气体后的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白色沉淀13.98g。根据实验所得现象及数据,可知: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稀硝酸和过量铁屑反应:3Fe+8H++2NO3-=3Fe3++2NO↑+4H2O

B. 硝酸银溶液和过量的氨水反应Ag++3NH3·H2O=Ag(NH3)2OH+NH4++2H2O

C.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苯酚:

D. NH4Al(SO4)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Al3++2SO42-+4OH-=2BaSO4↓+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 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 实验II:试管溶液中中出现气泡,溶液先出现浑浊后变澄清

C. 实验III: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 实验IV:加热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该分散系产生丁达尔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只能作还原剂的是

A. S2 B. Fe2 C. SO32 D. 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HCl、AlCl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随NaOH溶液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M点对应的溶液中:K+、Fe2+、SO42-、NO3-

B. N点对应的溶液中:K+、NH4+、Cl-、CO32-

C. S点对应的溶液中:Na+、SO42-、HCO3-、NO3-

D. R点对应的溶液中:Na+、SO42-、Cl-、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炼铁技术备受关注,己知:

①2Fe2O3(s)+3C(s)4Fe(s)+3CO2(g) △H=+460.5kJ/mol

②Fe2O3(s)+3CO(g)2Fe(s)+3CO2(g) △H=-28.5kJ/mol

③ 断裂lmol CO(s)气体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1O76kJ的能量

断裂lmolCO2(s)气体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1490kJ的能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l)断裂1molC(s)中所有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

(2)T1℃时,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Fe2O3和C,发生反应①,达到平衡后,CO2的浓度为a mol/L;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再次达到平衡时,CO2的浓度为bmol/L,则a____b (选填“>”“<”或“=”)。

(3)起始温度均为T2℃时,向容积为10L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Fe2O3和CO发生反应②,测得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编号

容器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常数(K)

Fe2O3

CO

Fe

1

恒温

0.5

1.5

0.8

K1

2

恒温

2

3

m

K2

3

绝热

1

1.5

n

K3

①T2℃时,容器1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l=_______

②容器2中,5min达到平衡,则0~5min内以CO2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CO2)=_____

③对于三个容器中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字母)________

A.m>2n B. 容器1和容器2中CO的平衡转化率al<a2

C. K1=K3 D. 平衡时气体压强:P3>Pl

(4)T2℃时,向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Fe2O3和1.0molCO,发生反应② ,CO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6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为_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环扁桃酸酯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环扁桃酸酯的分子式为C17H24O3

B. 环扁桃酸酯在水中几乎不溶,在乙醇或丙酮中易溶解

C. 环扁桃酸酯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消去等反应

D. 1 mol环扁桃酸酯最多可以与1mol NaOH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