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学生欲用下列装置制取纯净FeCl3固体。其中A是Cl2的发生装置,C、D为气体净化装置,E硬质玻璃管中装有细铁丝网,F为干燥的空广口瓶,烧杯G为尾气吸收装置。
试回答:
(1)该装置中有一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2)D中所装试剂为_________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若用100mL 12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充分反应,生成的Cl2体积(标准状况)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72 L。
(5)用所制取的FeCl3固体制成Fe(OH)3胶体,区分胶体和溶液常用________,分离胶体和溶液常用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
【答案】装置D 浓H2SO4 除去Cl2中的HCl气体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Cl2+2OH-=Cl-+ClO-+H2O 小于 丁达尔效应 渗析
【解析】
在装置A中用MnO2、HCl(浓)混合加热制取Cl2,装置C除去杂质HCl,装置D除去Cl2中的水蒸气,在装置E中Fe与Cl2反应产生FeCl3,装置F是安全瓶,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装置G是尾气处理装置,用于除去未反应的Cl2,根据胶体微粒的大小分析判断物质的鉴别和提纯。
(1)在装置A中制取Cl2,该反应需要加热,HCl具有挥发性,所以制取的Cl2中含有杂质HCl、H2O蒸气,装置C除去HCl,装置D除去水蒸气,导气管是长进短出;装置图中导气管是短进长出,所以该装置中有一明显错误是是装置D;
(2)D中所装试剂为浓硫酸,作用是干燥Cl2,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
(3)在A中MnO2、HCl(浓)混合加热制取Cl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nO2+4HCl(浓)MnCl2+Cl2↑+2H2O,G中Cl2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NaCl、NaClO、H2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OH-=Cl-+ClO-+H2O;
(4)若用100mL 12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充分反应,n(HCl)=12mol/L×0.1L=1.2mol,若HCl完全反应,则根据反应产生Cl2的物质的量n(Cl2)=1.2mol÷4=0.3mol,其在标准状况体积为6.72L,但实质上,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反应就不再发生,因此反应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小于6.72L;
(5)用所制取的FeCl3固体制成Fe(OH)3胶体,区分胶体和溶液常用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微粒不能通过半透膜,溶液的微粒能够通过半透膜,所以分离胶体和溶液常用的方法叫渗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 S和O2的摩尔质量都是32 g
B.23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O原子数为NA
C.1 mol任何气体中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D.22.4 L CO2气体中含有3NA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试液中只可能含有K+、NH4+、Fe2+、Al3+、Cl-、SO42-、CO32-、AlO2-中的若干种离子,离子浓度均为0.1mol/L,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法确定原试液中是否含有Al3+、Cl-
B. 滤液X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NH4+、Fe2+和Ba2+
C. 原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NH4+、Fe2+、Cl-、SO42-
D. 无法确定沉淀C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 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
。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 第一步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② 1 mol NH (aq)全部氧化成NO
(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已知红磷比白磷稳定,则反应P4(白磷,s)+5O2(g)===2P2O5(s) ΔH1;4P(红磷,s)+5O2(g)===2P2O5(s) ΔH2;ΔH1和ΔH2的关系是ΔH1________ΔH2 (填“>”“<”或“=”)。
(3) 在298 K、101 kPa时,已知:2H2O(g)===O2(g)+2H2(g) ΔH1
Cl2(g)+H2(g)===2HCl(g) ΔH2
2Cl2(g)+2H2O(g)===4HCl(g)+O2(g) ΔH3
则ΔH3与ΔH1和ΔH2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A.ΔH3=ΔH1+2ΔH2 B.ΔH3=ΔH1+ΔH2
C.ΔH3=ΔH1-2ΔH2 D.ΔH3=ΔH1-ΔH2
(4) 已知:
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 ①
Na2O2(s)+CO2(g)===Na2CO3(s)+O2(g) ΔH=-226 kJ·mol-1 ②
则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
(5) 已知H2(g)+Br2(l)===2HBr(g) ΔH=-72 kJ·mol-1,蒸发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 kJ,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 H2(g) | Br2(g) | HBr(g) |
1 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 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 436 | 200 | a |
则表中a=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 mol H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2
B. 24 g Mg变成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6.02×1023
C. 1 L 1 mol·L-1 CaCl2溶液中含有的Cl-数为6.02×1023
D. 常温常压下,11.2 L 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双极膜(BP)是阴、阳复合膜,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阳膜复合层间的H2O解离成H+和OH-,作为H+和OH-离子源。利用双极膜电渗析法电解食盐水可获得淡水、NaOH和HC1,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M、N为离子交换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阴极室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B. M为阳离子交换膜,N为阴离子交换膜
C. 若去掉双极膜(BP),阳极室会有C12生成
D. 电路中每转移1mol电子,两极共得到0.5 mol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与稀H2SO4反应:2Fe + 6H+ =2Fe3+ + 3H2↑
B.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SO恰好沉淀完全:Cu2++SO
+2OH-+Ba2+===Cu(OH)2↓+BaSO4↓
C.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Fe2++2H++H2O2===Fe3++2H2O
D.碳酸钙与醋酸溶液反应:CaCO3+2H+===Ca2++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 b和c都能与新制Cu(OH)2溶液反应
C. 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b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
A.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B.石墨的稳定性弱于金刚石
C.C(s、石墨)=C(s、金刚石)是放热反应
D.相同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石墨放出的热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