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GaN是制造5G芯片的材料,氮化镓铝和氮化铝LED可发出紫外光。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As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_,下列状态的铝中,电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Ne] D.

(2)8—羟基喹啉铝(分子式C27H18AlN3O3)用于发光材料及电子传输材料,可由LiAlH4 (8—羟基喹啉)合成。LiAlH4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所含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填元素符号)CNO的杂化方式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化合物的熔点:

化合物

AlF3

GaF3

AlCl3

熔点/

1040

1000

194

①表中卤化物的熔点产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熔融AlCl3时可生成具有挥发性的二聚体Al2Cl6,二聚体Al2Cl6的结构式为_______;其中Al的配位数为_________

(4)GaAs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紧邻的As原子之间的距离为x,紧邻的AsGa原子之间的距离为y,则 =________

【答案】3d104s24p3 D 正四面体 O sp2 sp2 sp3 AlF3GaF3为离子晶体,AlCl3为分子晶体,晶格能:AlF3>GaF3 4

【解析】

(1)As33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33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电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所需能量:基态>激发态,第一电离能<第二电离能<第三电离能;

(2)LiAlH4中阴离子为AlH4-,根据价层电子对个数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计算判断该阴离子中Al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再判断该阴离子空间构型;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8一羟基喹啉中环上的CNO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分别为33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原子杂化类型;

(3)①原子晶体熔沸点较高、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②二聚体Al2Cl6Al原子有空轨道,Cl可以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配合物中的配位数是指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配位的原子数目;

(4)根据晶胞结构图,分析计算紧邻的两个As原子的距离为顶点到面心的距离和紧邻的AsGa原子之间的距离。

(1)As33号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3;铝的第三电离能>第二电离能>第一电离能,基态大于激发态,所以D所需的能量最低,故答案为:3d104s24p3D

(2)LiAlH4中阴离子为AlH4-,该阴离子中Al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4+=4且不含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该阴离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ONCHAl,则电负性ONCHAl8一羟基喹啉中环上的CNO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分别为33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原子杂化类型,CNO杂化方式分别为 sp2sp2sp3,故答案为:正四面体;Osp2sp2sp3

(3)①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较高、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依据物质组成及熔点可确定AlF3GaF3为离子晶体,AlCl3为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熔点一般比分子晶体的高,离子晶体熔点由晶格能相对大小决定,晶格能:AlF3GaF3,所以熔沸点:AlF3GaF3AlCl3,故答案为:AlF3GaF3为离子晶体,AlCl3为分子晶体,晶格能:AlF3GaF3

②熔融时AlCl3生成可挥发的二聚体Al2Cl6,该二聚体由Al提供空轨道,Cl原子提供电子对形成配位键,其结构式为;配合物中的配位数是指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配位的原子数目,二聚体Al2Cl6中与Al直接相连的原子有4个,故其配位数为4,故答案为:4

(4)紧邻的两个As原子的距离为顶点到面心的距离x=apm,紧邻的AsGa原子之间的距离为y=×apm,则xy=apm(×apm)=,故答案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汽车尾气里含有的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

N2(g)+O2(g)2NO(g)H>0,已知该反应在240平衡常数K=64×10-4。请回答:

(1)某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O21mol5分钟后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N2的反应速率为______

(2)假定该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______

A.消耗1molN2同时生成1molO2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2v(N2)=v(NO)

(3)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如图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4)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的体积分数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5)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10-1mol/L4.0×10-2mol/L3.0×10-3mol/L,此时反应______(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时,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1CH3COOH(Ka=1.75×105)溶液的过程中,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各项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2c(CH3COO)2c(CH3COOH)=c(H)c(OH)

B.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c(OH)>c(H)

C.所示溶液中:c(CH3COO)C(CH3COOH)=c(Na)2c(H)2c(OH)

D.pH=12的溶液中:c(Na)>c(CH3COO)>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3H16 B. 该有机物属于苯的同系物

C. 该有机物分子至少有4个碳原子共直线 D. 该有机物分子最多有13个碳原子共平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学生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并分离提纯反应的产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Ⅱ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导气和________,Ⅳ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要让装置Ⅰ中的水倒吸入装置Ⅱ中以除去装置Ⅱ中残余的HBr气体。简述如何实现这一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纯净的溴苯是无色油状的液体,这个装置制得的溴苯呈红棕色,原因是里面混有______________,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②用__________洗涤,振荡,分液;③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 X(g)+2Y(g)2Z(g) 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①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可逆反应M(g)N(g) P (g)Q(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1 molL-1c(N)=2.4 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该温度时K=_________

(2)若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该反应为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理由_________________

(3)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4molL-1, c(N)=a molL-1;达到平衡后,c(P)=2 molL-1,a=________

(5)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 = c(N)= b 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温度下,体积和pH都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c两点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B. b点溶液中c(H+)+c(NH3·H2O)=c(OH-)

C. 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

D. 用等浓度NaOH溶液和等体积bc处溶液反应,消耗NaOH溶液体积Vb=V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H4(g)+2O2(g)=CO2(g)+2H2O(g) ΔH=-801.3kJ/mol 结论:CH4的燃烧热为801.3kJ/mol

B. Sn(s,灰) Sn(s,白) ΔH=+2.1kJ/mol(灰锡为粉末状)结论:锡制品在寒冷的冬天因易转化为灰锡而损坏

C. 稀溶液中有:H(aq)+OH(aq)=H2O(l) ΔH=-57.3kJ/mol结论:将盐酸与氨水的稀溶液混合后,若生成1mol H2O,则会放出57.3kJ的能量

D. C(s,石墨)+O2(g)=CO2(g) ΔH=-393.5kJ·mol-1C(s,金刚石)+O2(g)=CO2(g) ΔH=-395kJ·mol-1 结论: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性质比石墨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