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abcd四种主族元素,已知ab的阳离子和cd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而且原子半径a>b,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c>d,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是( )

A.a>b>c>dB.b>a>d>cC.c>b>a>dD.b>a>c>d

【答案】B

【解析】

ab的阳离子和cd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说明ab位于同一周期,cd也位于同一周期,且位于ab的上一周期。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若原子半径a>b,则原子序数b大于a。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c>d,则原子序数d大于c

答案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Ⅰ.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探究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条件。

供选试剂:30% H2O2溶液、0.1mol/L H2SO4溶液、MnO2固体、KMnO4固体。

(1)小组同学设计甲、乙、丙三组实验,记录如下:

操作

现象

向I的锥形瓶中加入__,向I的__中加入30% H2O2溶液,连接I、Ⅲ,打开活塞

I中产生无色气体并伴随大量白雾;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迅速变蓝

向Ⅱ中加入KMnO4固体,连接Ⅱ、Ⅲ,点燃酒精灯

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蓝

向Ⅱ中加入KMnO4固体,Ⅲ中加入适量0.1mol/L H2SO4溶液,连接Ⅱ、Ⅲ,点燃酒精灯

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

(2)丙实验中O2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对比乙、丙实验可知,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为进一步探究该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采取的实验措施是________

(4)由甲、乙、丙三实验推测,甲实验可能是I中的白雾使溶液变蓝。学生将I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下列溶液________(填序号),证明了白雾中含有H2O2

A.酸性KMnO4 B.FeCl2 C.氢硫酸 D.品红

Ⅱ.酸性条件下KMnO4与H2C2O4(弱酸)反应常用于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由该反应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关系可得出反应过程中速率的变化情况为___,其原因是__

Ⅲ.为探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已知 I2+2S2O32-=S4O62-+2I,其中Na2S2O3溶液均足量)

实验

序号

体积V/mL

时间/s

Na2S2O3溶液

淀粉溶液

0.1mol/L 碘水

10.0

2.0

4.0

0.0

40

7.0

2.0

4.0

3.0

t1

5.0

2.0

4.0

Vx

t2

①该实验进行的目的是________,淀粉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②表中Vx=____mL;实验①中用Na2S2O3表示反应速率v(Na2S2O3)=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汽车尾气通过净化装置(内有钯等过渡金属元素做催化剂)后,其中的有害气体 CONO 转化为无害气体 N2C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 为还原剂B.CO2 为氧化剂C.N2 为还原剂D.CO 为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IVA元素形成的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位素B.石墨可用做绝缘材料

C.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B.由I2(g)I2(g)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C.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不断蒸出

D.石灰岩受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溶洞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氮化镓(GaN)与Cu可组成如图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该装置能以CO2H2O为原料合成C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u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溶液中H+GaN电极移动

C. 该系统的功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相同条件下,理论上产生的O2CH4气体体积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铁片腐蚀过程中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2Fe+2H2O+O2═2FeOH2FeOH2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FeOH3,再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铁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滴中的Cl a区向b区迁移

B. 铁腐蚀严重的区域,生锈也严重

C. 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

D. 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可逆反应mA(g)nBpC(g)qD中,AC都是无色气体,达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增加B的量,平衡体系颜色加深,说明B必是气体

B. 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mn一定等于pq

C. 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 B是气体,增大A的量,AB的转化率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常温下,氨水中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1×105。向1 L 0.1 mol·L1NH4Cl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NaOH后,NHNH3·H2O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溶液体积和温度的变化、氨的挥发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H4Cl的电离方程式为:NH4ClCl+NH4

B. M点时,pH≈9

C. a=0.05

D. n(NaOH)=0.05 mol时溶液中有:c(Cl)>c(Na)>c(NH4)>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