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士兵在野外加热食物时通常采用“无焰食物加热器”,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镁粉、铁粉、氯化钠粉末.使用时加入水与其中的镁反应放出热量.下面是在室温下对本产品的两个探究实验. 实验1:向加有等量水的三个相同隔热容器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物质,结果见图1.

①1.0mol镁条、0.10mol铁粉、0.10mol氯化钠粉末;
②将1.0mol镁条剪成100份、0.10mol铁粉、0.10mol 氯化钠粉末;
③1.0mol镁粉、0.10mol 铁粉、0.10mol氯化钠粉末;
实验2:向加有100mL水的多个相同的隔热容器中分别加入由0.10mol镁粉、0.50mol铁粉及不同量的氯化钠粉末组成的混合物,不断搅拌,第15min时记录温度升高的幅度,结果见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证实了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与有关.
(2)实验2中当NaCl的用量大于0.125mol时,实验就无须再做的原因是(填选项字母).
A.加入更多的NaCl不再增加反应速率
B.加入NaCl反而会降低反应速率
C.已达到沸点不再有温度变化
D.需要加入更多的铁粉来提高温度
(3)如果在实验2中加入0.060mol的NaCl,则第15min时混合物的温度最接近于(填字母).
A.34℃
B.42℃
C.50℃
D.62℃
(4)加入铁粉和NaCl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

【答案】
(1)镁的表面积
(2)C
(3)B
(4)镁粉、铁粉与NaCl的水溶液构成了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
【解析】解:(1)实验1中三组物质不同之处在于镁的状态,故实验1是研究的是镁的表面积与速率的关系, 所以答案是:镁的表面积;(2)根据图2可知,NaCl用量达到0.125 mol时,溶液已经达到沸腾状态,当NaCl的用量再增加时,温度不再发生变化,所以无需再做,所以C正确,
所以答案是:C;(3)由图2可见,当加入0.06 mol NaCl时,第15 min记录的温度升高值在42℃左右,所以则第15min时混合物的温度最接近于:42℃+20℃=62℃,则D正确,
所以答案是:D;(4)镁粉、铁粉与NaCl水溶液共同构成了原电池,大大促进了Mg的反应,加快了反应的速率,
所以答案是:镁粉、铁粉与NaCl的水溶液构成了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C(s)+5H2(g)+3N2(g)+9O2(g) 2C3H5(ONO2)3(l) ΔH1

2 H2(g)+ O2(g) 2H2O(g) ΔH2

C(s)+ O2(g) CO2(g) ΔH3

则反应4C3H5(ONO2)3(l) 12CO2(g)+10H2O(g)+O2(g)+6N2(g)ΔH

A. 12ΔH3+5ΔH22ΔH1 B. 2ΔH15ΔH212ΔH3

C. 12ΔH35ΔH22ΔH1 D. ΔH15ΔH212Δ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已知A和C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C燃烧时的焰色反应是黄色,C的单质在高温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产生淡黄色固态化合物,A单质与D单质可以发生化合反应,且反应条件可以是点燃或者光照,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写出B、D的元素名称:BD
(2)写出化学方程式:C+B=
(3)C元素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4)写出A2B、C2B2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题意解答
(1)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属于吸热反应的是(填序号). ①煅烧石灰石②木炭燃烧③炸药爆炸④酸碱中和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⑥消石灰与氯化铵制备氨气
(2)用锌片、铜片连接后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构成了原电池,此电池的负极是 , 电路中电子的流向是 , (填“从锌到铜”或者“从铜到锌”),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工作一段时间,锌片的质量减少了3.25g,则铜表面析出了银g,导线中通过mol电子.
(3)某化学反应,设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 , 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 , 若E1>E2 , 则该反应为热反应,中和反应都是热反应,其实质是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不属于既能与盐酸反应又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是

A. (NH4)2CO3 B. Al2O3 C. AlCl3 D. 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 葡萄糖 B. 蔗糖 C. 淀粉 D. 塑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不一定增大的是

A.气体摩尔体积 VmB.化学平衡常数 K

C.水的离子积常数 KwD.盐类水解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有甲、乙两容器,甲体积可变压强不变,乙保持体积不变。向两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A、3molB,此时两容器体积均为500mL,温度为T。保持温度不变发生反应:A(g)+3B(g) 2C(g)+D(s) ΔH<0

(1)下列选项中,能表明甲和乙容器中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改变

B.2 v(C) = 3v(B)

C.A、B转化率相等

D.物质D的质量不随时间改变

(2)2min后甲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的浓度为2mol/L,此时甲容器的体积为_______mL。

(3)当甲乙两容器中反应都达平衡时,甲和乙中B的转化率α(B) _________α(B)。(填“>”“<”或“=”)

(4)其它条件不变,甲中如果从逆反应方向开始反应建立平衡,要求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与(2)中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需要加入C的物质的量n(C)=________mol,加入D的物质的量n(D)应该满足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够充分说明在恒温恒容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已达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 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B. SO2SO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 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 单位时间内生成2 mol SO2也生成1 mol 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