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H2S(g)COS(g)+H2(g) K=0.1反应前CO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B.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D.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

【答案】D

【解析】

A.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又逐渐减小,故A错误;

B.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

C.根据上述数据,可知CO的平衡转化率为,故C错误;

D.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设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n,则:

反应恰好气体分子数目不变,可以利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则K==0.1,解得n=7,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氯酸钾熔化,粒子间克服了_____的作用力;二氧化硅熔化,粒子间克服了_____的作用力;碘的升华,粒子间克服了_____的作用力。三种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

2)下列六种晶体:①CO2,②NaCl,③Na,④Si,⑤CS2,⑥金刚石,它们的熔点从低到高的顺序为_____ (填序号)

3)在H2(NH4)2SO4SiCCO2HF中,五种物质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

4ABCD为四种晶体,性质如下:

A.固态时能导电,能溶于盐酸

B.能溶于CS2,不溶于水

C.固态时不导电,液态时能导电,可溶于水

D.固态、液态时均不导电,熔点为3500

试推断它们的晶体类型: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5)如图中AD是中学化学教科书上常见的几种晶体结构模型,请填写相应物质的名称: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改进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改进装置后,有毒气体被碱液吸收,实现了绿色环保

B.浓硫酸在实验过程中体现了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C.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CO2

D.该反应比较剧烈、危险,实验各物质的用量应按要求规范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反应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反应:2Fe+3Cl22FeCl3

B.氨水与稀硫酸的反应:NH3·H2O+H+=H2O+

C.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Cl2+2OH=Cl+ClO+H2O

D.铜和稀硝酸的反应:Cu+2H++NO2=Cu2++N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测定某有机物A的结构,做如下实验:

①将2.3 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0.1 mol CO22.7 g水;

②用质谱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得如图一所示的质谱图;

③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化合物,得到如图二所示图谱,图中三个峰的面积之比是123。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2)有机物A的实验式是________

3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B.X是电源的负极

C.阴极的反应式是:H2O2e-=H2O2- CO22e-=COO2-

D.总反应可表示为:H2OCO2H2C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醇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方程式如下:CH3OH(g)+H2O(g)CO2(g)+3H2(g);△H>0

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H3OH(g)3molH2O(g)20s后,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1.2倍,则用甲醇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___

2)如图中P是可自由平行滑动的活塞,关闭K,在相同温度时,向A容器中充入1molCH3OH(g)2molH2O(g),向B容器中充入1.2molCH3OH(g)2.4molH2O(g),两容器分别发生上述反应。已知起始时容器AB的体积均为aL,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1.5aL,维持其他条件不变,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容器B的体积为___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于固定容器中进行)2H2(g)+CO(g)CH3OH(g)

下表所列数据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

0.012

1300℃下,将2molCO6molH24molCH3OH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判断反应___(正向逆向”)进行。

2)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填序号)

a.升温 b.加入催化剂 c.增加CO的浓度 d.加入H2加压 e.加入惰性气体加压 f.分离出甲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的反应原理及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室温下测得氯化铵溶液pH7,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碱:NH4++H2ONH3H2O+H+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粉中的杂质铝:2Al+2OH═2AlO2+H2

C.Na2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D.用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2MnO4+16H++5C2O42═2Mn2++10CO2↑+8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AlCuCl2溶液的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红色物质附着于铝片表面

大量无色气体从红色物质表面逸出,放出大量的热

烧杯底部出现白色沉淀

1)现象中的红色物质是 ______

2)经检验现象中的无色气体为氢气.

①甲认为AlH+反应产生了氢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存在大量H+的原因 ______

②氢气从红色物质表面逸出的原因是 ______

3)探究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

查阅资料:Cu+可与浓氨水反应生成Cu(NH3)2+(无色),该无色物质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

乙认为白色沉淀可能是CuCl,并通过实验证明其猜测正确,实验步骤如下:

a.取白色沉淀,充分洗涤;

b.向其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

c.取其中一份无色溶液

d.将另一份无色溶液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

①步骤c的实验方案是 ______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uCl溶于浓氨水的原因 ______

4)探究CuCl产生的原因.

①丙猜测可能是Cu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因为Cu具有 ______性.

②取Cu粉与1mol/LCuCl2溶液混合,无白色沉淀产生,丙再次分析AlCuCl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改进实验方案,证明了Cu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改进之处是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