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NH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实验室常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 ,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 反应发生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

(2)按图2装置(A、B两容器体积相等,温度相等)进行NH3性质实验.
①先打开旋塞1,B瓶中的现象是 ,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稳定后,关闭旋塞1.
②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

【答案】
(1)2NH4Cl(固体)+Ca(OH)2 CaCl2+2NH3↑+2H2O;A、C、G
(2)产生白烟;NH3+HCl═NH4Cl;烧杯中的石蕊溶液会流入B瓶,且溶液有紫色变为红色
【解析】解:(1)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取氯气,方程式:2NH4Cl(固体)+Ca(OH)2 CaCl2+2NH3↑+2H2O,反应物状态为固体+液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所以应选择A做发生装置,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易溶于水,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应选择装置C为收集装置,氨气为碱性气体,易溶于水,尾气处理可以用水吸收,容易发生倒吸,为防止倒吸应选择装置G为尾气处理装置;所以答案是:2NH4Cl(固体)+Ca(OH)2 CaCl2+2NH3↑+2H2O;ACG;(2)①A容器压强为150KPa,B容器压强100KPa,A容器压强大于B容器,先打开旋塞1,A容器中的氯化氢进入B容器,氨气和氯化氢反应,NH3+HCl=NH4Cl,生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所以B瓶中的现象是出现白烟,所以答案是:产生白烟;NH3+HCl=NH4Cl;②氨气、氯化氢为气体反应生成的氯化铵为固体,压强减小,再打开旋塞2,紫色的石蕊试液倒吸入B瓶中,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水解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 , 溶液呈酸性,所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答案是:烧瓶中的液体倒吸入B瓶,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氨的实验室制法的相关知识,掌握安验室制法:用铵盐与碱共热,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 )

A. SO2 B. NH3 C. Cl2 D. 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过程中,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Cl → Cl B. Iˉ → I2 C. SO2→SO32- D. CuO → 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导电,但不是电解质的是(  )

A. B. 氢氧化钠 C. 硫酸 D. 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可逆反应Ag+ 2B(g)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变化,但加入下列某种盐后铜粉逐渐溶解,这种盐是( )

A. NaCl B. KNO3 C. K2SO4 D. 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的价电子排布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原子可能是(

A.ns2np3B.ns2np5C.ns2np4D.ns2np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要鉴别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

A. 先加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再加入溴水

B. 先加足量溴水,然后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分别点燃这两种液体,观察现象

D. 加入浓硫酸与浓硝酸后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的溶液中加入D溶液后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