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体积相同的NaClMgCl2AlCl3溶液,要使氯离子完全沉淀,消耗同浓度同体积的硝酸银溶液,则上述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2:3B.3:2:1C.2:3:6D.6:3:2

【答案】D

【解析】

根据消耗等物质的量的AgNO3,可知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含氯离子的物质的量相同,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量,进而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分别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Cl-沉淀完全时,消耗等物质的量的AgNO3,可知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含氯离子的物质的量相同,假设n(Cl-)=1mol,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知:n(NaCl)=1moln(MgCl2)=moln(AlCl3)=mol,溶液的体积相同,则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所以,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c(NaCl)c(MgCl2)c(AlCl3)=1

=632,答案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是某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的代表单键或双键,不同大小的代表三种不同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对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可能的分子式为C2HCl3

B.该有机物的分子中一定有

C.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该有机物可以由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反应得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工肾脏可用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CO(NH2)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为电源的负极

B. 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升高

C. 除去尿素的反应为:CO(NH2)22Cl2H2O== N2CO24HCl

D. 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0.6mol,则除去的尿素为0.12mol(忽略气体溶解,假设氯气全部参与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芳香族化合物A()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由A制备有机化合物F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图所示:

1A的分子式是______B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

2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3)已知G能与金属钠反应,则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4)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龙胆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与FeCl3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但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峰的面积之比为6:2:1:1。

6)已知:。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以苯酚、乙醇为原料制备龙胆酸乙酯()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用)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均褪色

B. 乙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均褪色,且反应类型也相同.

C. 丙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反应而褪色

D. 丁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条件下,Na2S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2+H2OHS+OH,在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HS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 Ksp(CuS)<Ksp[Cu(OH)2]

C. 升高温度增大

D. 加入MgCl2固体,HS浓度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l-,某同学采用向溶液中先加HNO3,再加AgNO3,溶液的实验方案,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有Cl-。对此结论,有人提出了质疑,设计了如下探究性实验。

实验一:向Na2SO4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

编号

Na2SO4溶液

AgNO3溶液

现象

体积/mL

浓度/(mol·L-1)

体积/

浓度/(mol·L-1)

1

l

3

2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1

1

3

0.5

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1

1

3

0.1

有些许浑浊

1

1

3

0.0l

无明显变化

1)实验一中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学生设计了如下表格,对实验一内容进行理论计算,请帮他完成表格。(表中不要留空格)

[25℃时Ksp(Ag2SO4)=12×10-5Ksp(AgCl)=18×10-10]

编号

AgNO3浓度/(mol·L-1)

稀释后Ag+浓度/(mol·L-1)

混合液中SO42-的最小理论检出浓度/(mol·L-1)

2

0.2

0.0003

0.5

_______

0.0048

0.1

0.0l

0.12

_______

0.001

_________

若向lmL某溶液中加入30.1mol/LAgNO3溶液,分析上面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填字母序号)

A.混合液中c(SO42-)=0.1mol/L时不会产生Ag2SO4沉淀

B.混合液中c(SO42-)=1mol/L时不会产生Ag2SO4沉淀

C.无论SO42-浓度大小都会产生Ag2SO4沉淀

D.若使用0.01 mol/LAgNO3溶液,可基本排除SO42-Cl-检验构成的干扰

3)将实验一中编号③中的理论计算结果与现象对照,发现理论上大部分Ag+应该形成沉淀,这与有些许浑浊的现象相矛盾。为探究真相,在实验一的基础上继续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二:

编号

AgNO3溶液

浓度/(mol·L-1)

现象

向沉淀中滴加硝酸后的现象

2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滴加稀硝酸,沉淀大量溶解;改加浓硝酸,沉淀较快消失

0.5

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滴加稀硝酸,沉淀基本消失

对于Ag2SO4溶于硝酸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完成假设一。(已知:H2SO4=H++HSO4-HSO4-H++SO42-;假设二可能的原因是NO3-Ag+形成配位化合物)

假设一:_____________

假设二:NO3-Ag2SO4溶解起作用。

4)从下列限选试剂中选择适当试剂并设计实验方案,分别验证假设一和假设二是否成立。请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限选试剂:Ag2SO4固体、浓HNO3NaNO3饱和溶液、CaSO4固体)

________________

5)通过(4)的实验,若证实假设一成立,请用平衡理论解释Ag2SO4溶解的原因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和滴定原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用I2O5可定量测定CO的含量,该反应原理为5CO+I2O55CO2+I2。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250 mL标准状况含有CO的某气体样品通过盛有足量I2O5的干燥管中在170 ℃下充分反应;

②用水一乙醇液充分溶解产物I2,配制100 mL溶液;

③量取步骤②中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然后用0.01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消耗标准Na2S2O3溶液的体积如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滴定前读数/mL

2.10

2.50

1.40

滴定后读数/mL

22.00

22.50

21.50

1)步骤②中配制100 mL待测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S2O3标准液应装在__________填字母中。

3)指示剂应选用__________,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体样品中CO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已知:气体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I2O5反应:2Na2S2O3+I2=2NaI+Na2S4O6

5)下列操作会造成所测CO的体积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滴定终点俯视读数

b.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c.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没有气泡

d.配制100 mL待测溶液时,有少量溅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非金属性:Cl____S(填“>”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Ⅱ.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C中为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B中装有KMnO4固体,则A中试剂为___________,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 _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HCl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 _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