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不能用于(

A.Zn与稀硫酸制H2B.稀硝酸与铜反应制取一氧化氮

C.双氧水制取氧气D.Cu和浓硫酸制取SO2

【答案】D

【解析】

该装置适合用于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加热,生成气体难溶于水。以此分析解答。

AZn与稀硫酸制H2,属于固液反应不加热,生成的H2难溶于水,此装置可用于Zn与稀硫酸制H2A不符题意;

B.稀硝酸与铜反应制取一氧化氮,属于固液反应不加热,生成的NO难溶于水,此装置可用于稀硝酸与铜反应制取一氧化氮,B不符题意;

C.双氧水制取氧气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属于固液反应不加热,生成的氧气难溶于水,此装置可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C不符题意;

D.用Cu和浓硫酸制取SO2需要加热,生成的SO2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此装置不能用于Cu和浓硫酸制取SO2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亚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添加剂,其结构简式为。用环氧乙烷合成碳酸亚乙酯的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B.碳酸亚乙酯的二氯代物只有两种

C.碳酸亚乙酯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

D.1mol碳酸亚乙酯最多可消耗2mol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活动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KN,若反应过程中有0.1mol的电子发生转移,则铁电极上产生物质的质量为 g,石墨极上产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 mol

A.3.2 0.05B.0.05 3.2C.3.2 3.2D.0.05 0.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将2.24L Cl2溶于水,可得到HClO分子的数目小于0.1NA

B.2.3gNa与氧气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1NA0.2NA之间

C.1L 0.1 mol/L醋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1NA

D.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  )

A. 铜棒的质量 B. c(Zn2+) C. c(H) D. c(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元素周期表()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IA

0

1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2

3

4

(1)元素①~⑧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中国青年化学家姜雪峰被国际组织推选为元素⑦代言人,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其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

(3)比较元素②、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说明你判断的理由:_________

(4)主族元素砷(As)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①砷(A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4

b.推测砷有多种氧化物

c.③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大于砷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

(5)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比较VIIA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I。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烧瓶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蘸有KBr溶液的棉球变为橙红色,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据此现象能否说明非金属性:Br I,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酸性KMnO4H2C2O4(草酸)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离子方程式为2 MnO4-+5H2C2O4+6H+ = 2Mn2++10CO2↑+8H2O。一实验小组欲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的速率,探究某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KMnO4溶液已酸化),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实验序号

A溶液

B溶液

20 mL 0.1 mol·L1 H2C2O4溶液

30 mL 0.01 mol·L1 KMnO4溶液

20 mL 0.2 mol·L1 H2C2O4溶液

30 mL 0.01 mol·L1 KMnO4溶液

(1)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若实验①在2 min末收集了4.48 mL CO2(标准状况下),则在2 min末,c(MnO4-)=________ mol·L1(假设混合溶液的体积为50 mL)。

(3)小组同学发现反应速率变化如图乙,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产物Mn2是反应的催化剂,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当温度高于500 K时,科学家成功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了乙醇,这在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判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a.体系压强不再改变 b.H2的浓度不再改变

c.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内消耗H2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1LFeCl3 溶液腐蚀铜板制作电路板,反应后在此残留液中慢慢加入铁粉,溶液中 Fe2+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加入固体引起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Fe=0.5mol 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Fe+2Fe3+=3Fe2+

B. nFe=1.5mol 时,溶液中发生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4Fe3++Cu2++3Fe=7Fe2++Cu

C.nFe=1mol 时,溶液中 cFe2+=5 mol·L-1

D.腐蚀之前原溶液中nFe3+=4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H2S为二元弱酸。20℃时,向0.100mol·L-1Na2S溶液中缓慢通入HCl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及H2S的挥发)。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cCl-=0.100mol·L-1的溶液中:cOH--cH+=cH2S-2cS2-

B.通入HCl气体之前:cS2-)>cHS-)>cOH-)>cH+

C.cHS-=cS2-)的碱性溶液中:cCl-+cHS-)>0.100mol·L-1+cH2S

D.pH=7的溶液中:cCl-=cHS-+2c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