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E为收集氧气装置.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C中盛有试剂是______,目的是______
(3)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分析装置图可知装置A中是盐酸滴入大理石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
故答案为:CaCO3+2H+=Ca2++H2O+CO2↑;
(2)为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需要通过装置BC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防止对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干扰,装置B中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气体,装置C中是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浓硫酸,吸收水蒸汽,防止对CO2和Na2O2的反应产生干扰;
(3)装置D中是干燥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学习NH3的性质时讨论:既然NH3具有还原性,能否像H2那样还原CuO呢?于是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仪器b中可选择的试剂为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干燥管D增重,量气管内收集到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上述现象可以证明NH3具有______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4)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是:______若读数时,量气管中的液面低于水准管的液面,则量气管中气体的体积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已知: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易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2Cu+→Cu+Cu2+).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______.
(6)此套实验装置还可用于测定氨气的分子组成.若实验完毕,测得干燥管D增重m克,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升(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用含m、n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请填写下表中除去杂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
物质杂质试剂主要操作
SiO2Fe2O3____________
CO2CO____________
NaClMgCl2____________
Cl2气体HCl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某同学为验证Fe能与热的浓HNO3反应,设计了如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中加入的是Fe片和浓HNO3,b加入的是NaOH溶液.请你参与研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当该同学实验结束时,铁完全溶解,试管液面上方为无色气体,试管上部为红棕色气体,此时用所得的溶液又进行如下试验和探究:
①在所得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块Cu片,结果Cu片先逐渐溶解,并伴随其他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不再溶解.Cu片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请设计实验证明再加入Cu片不再溶解后的溶液中含有Fe2+但不含Fe3+.说明具体操作和实验现象______.
(2)若研究稀硝酸与铁的反应,要用浓硝酸进行配制.实验室有10mol/L的硝酸溶液,从中量出5.0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现将量出的5.0mL硝酸溶液配制成0.50mol/L的稀硝酸,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和______.在配制过程中,定容时仰视,则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证明2Fe3++2I-?2Fe2++I2为可逆反应(即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设计如下几种方案.已知FeF63-是一种无色的稳定的络离子.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方案甲:
取5mL0.1mol/LKI溶液,滴加2ml0.1mol/L的FeCl3溶液,再继续加入2mLCCl4,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再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1)甲方案中能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2)有同学认为该方案设计不够严密,即使该反应为不可逆反应也可能出现上述现象,其原因是______.
方案乙:
取5mL0.1mol/LKI溶液,滴加2ml0.1mol/L的FeCl3溶液,溶液呈棕黄色,再往溶液中滴加NH4F溶液,若看到______现象,即可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
方案丙:
设计如图原电池装置,接通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注:灵敏电流计指针总是偏向电源正极),随着时间进行电流计读数逐渐变小,最后读数变为零.
当指针读数变零后,在乙烧杯中加入1mol/LFeCl2溶液,若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______方向偏转(填“左”、“右”或“不移动”),即可判断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此时甲中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美国科学家理查德一海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铃木彰因在研发“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的交叉偶联”而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有机合成常用的钯/活性炭催化剂,长期使用催化剂会被杂质(如:铁、有机物等)污染而失去活性,成为废催化剂,需对其再生回收.一种由废催化剂制取氯化钯的工艺流程如下:

(1)废钯催化剂经烘干后,再在700℃的高温下焙烧,焙烧过程中需通入足量空气的原因是______;甲酸还原氧化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钯在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中转化为H2PdCl4,硝酸还原为N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钯精渣中钯的回收率高低主要取决于王水溶解的操作条件,已知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王水用量对钯回收率的影响如图1~图3所示,则王水溶解钯精渣的适宜条件(温度、时间和王水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4)加浓氨水时,钯转变为可溶性[Pd(NH34]2+,此时铁的存在形式是______(写化学式).
(5)700℃焙烧1的目的是:______;550℃焙烧2的目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试管A中盛有无水乙醇,B中装有CuO(用石棉绒作载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试管A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
(2)试管A上部放置铜丝的作用是______.
(3)玻璃管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相关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试管C中放的是蒸馏水,在实验过程中试管C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从液面逸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5分)资料显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某同学通过如下实验探究反应原理并验证产物。
实验I: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适量滴有酚酞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烧杯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的浅红色加深。
(1)该同学对反应中产生的白色不溶物做出如下猜测:
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3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为碱式碳酸镁[xMg(OH)2?yMgCO3]
(2)为了确定产物成份(包括产生的气体、白色不溶物及溶液中溶质),进行以下定性实验。请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序号
实  验
实验现象
结  论
实验Ⅱ
将实验I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
安静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气体成分为        
实验Ⅲ
将实验I中的白色不溶物滤出、洗涤,取少量加入足量      
 
        
白色不溶物中含有MgCO3
实验Ⅳ
取实验Ⅲ中的滤液,向其中加入适
     稀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变浅
溶液中存在CO32离子
(3)为进一步确定实验I中白色不溶物的成分,进行以下定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称取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 4.52 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和B中。实验后装置A增重0.36 g,装置B增重1.76 g。
①装置C的作用是                                                   
②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为                      
(4)根据以上(2)及(3)的定性定量实验,写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文献资料显示某地区的酸雨主要为硫酸型和盐酸型酸雨。某兴趣小组对酸雨进行实验研究:
(1) 提出合理的假设:该酸雨中的溶质除H2SO4、HCl外,该小组同学根据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预测主要溶质还一定有           
(2)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以上假设。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试剂及仪器:盐酸、硝酸、BaCl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品红溶液、烧杯、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适量酸雨于A、B两支洁净试管中,待用。
 
步骤2:往A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静置,过滤。
 
步骤3:取少量步骤2得到的滤渣加入足量的盐酸。
                      
步骤4:取少量步骤2得到的的滤液,加入                   
                                                        
 
                      
步骤5:往B试管中加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