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文献资料显示某地区的酸雨主要为硫酸型和盐酸型酸雨。某兴趣小组对酸雨进行实验研究:
(1) 提出合理的假设:该酸雨中的溶质除H2SO4、HCl外,该小组同学根据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预测主要溶质还一定有           
(2)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以上假设。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试剂及仪器:盐酸、硝酸、BaCl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品红溶液、烧杯、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适量酸雨于A、B两支洁净试管中,待用。
 
步骤2:往A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静置,过滤。
 
步骤3:取少量步骤2得到的滤渣加入足量的盐酸。
                      
步骤4:取少量步骤2得到的的滤液,加入                   
                                                        
 
                      
步骤5:往B试管中加入                                  
                                                        
 
                    
(12分)(1)SO2(或H2SO3)(2分)
(2)每空2分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3:
若滤渣不完全溶解则酸雨中含有硫酸
步骤4:取少量步骤2得到的的滤液,加入过量的硝酸银,然后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酸雨中含有盐酸
步骤5:往B试管中加入几滴品红溶液,振荡
若品红溶液褪色,则所以中含有亚硫酸或SO2

试题分析:(1)由于酸雨中硫酸是亚硫酸被氧化后生成的,所以 主要溶质还一定有亚硫酸或SO2
(2)由于硫酸钡和亚硫酸钡都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但硫酸钡还不能溶于酸中,所以步骤3中,预期的现象和结论应该是:若滤渣不完全溶解则酸雨中含有硫酸;氯离子的检验一般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所以步骤4应该是:取少量步骤2得到的的滤液,加入过量的硝酸银,然后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预期的现象和结论应该是:若产生白色沉淀,则酸雨中含有盐酸。SO2的检验一般用品红溶液,所以步骤5应该是:往B试管中加入几滴品红溶液,振荡。预期的现象和结论应该是:若品红溶液褪色,则所以中含有亚硫酸或SO2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难易适中,侧重对学生基础性知识的巩固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规范严谨的实验实际能力。该类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重组,全面细致的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E为收集氧气装置.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C中盛有试剂是______,目的是______
(3)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黑色和红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          ;乙的作用是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收集到的主要有机生成物是               。(写名称)若要检验试管a中能收集的该物质,进行的操作为                          。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             。(写结构简式)
要除去该物质,可向混合液中加入          (填写序号)。再通过     (填试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A.水B.苯 C.碳酸氢钠溶液D.四氯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某探究小组用洗净的废铜屑制备硝酸铜,下列方案中既节约原料又环保的是
A.Cu+HNO3(浓)→Cu(NO32
B.Cu+HNO3(稀)→Cu(NO32
C.Cu CuOCu(NO32
D.Cu CuSO4Cu(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都可能引起实验误差,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测定的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1
B.100 mL 0.1 mol·L-1NaOH溶液和100 mL 0.1mol·L-1CH3CO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J
C.配制1.0 mol·L-1NaCl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中和滴定时,锥形瓶含有水就注入待测液,所测待测液浓度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Ⅰ)(8分)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SO42 、MnO4、Cl 、Br、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现象如下:
①用pH试纸检验,溶液pH>7;
②向溶液中滴加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橙红色,用分液漏斗分液;
③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和HNO3混合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另取原溶液少量加入Ba(NO3)2和盐酸的混合液,产生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⑵写出步骤②中的离子方程式                                 
(Ⅱ)(6分)SO2气体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逐渐褪去,可能的原因:
                                                                            
简述设计实验证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8分)立足教材实验是掌握高中化学实验的基础,是理解化学科学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思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基本途径。
(1)实验1:取一块金属钠,在玻璃片上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颜色。这个实验中还需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2)实验2:向一个盛有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投入小烧杯。把反应的现象和相应结论填入空格。“浮”---钠的密度比水小;“熔”---              ;“红”---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
(3)实验3:在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5mL 盐酸和5mL NaOH溶液,在各放入一小段铝片,观察实验现象。试写出铝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实验4:把水滴入盛有Na2O2固体的试管中,立即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可以看到                          
(5)实验5: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该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是         
(6)实验6:在试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备的FeSO4溶液,用胶头滴管吸取NaOH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溶液底部,慢慢挤出NaOH溶液,可以看到开始时析出一种白色的絮状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发生这种颜色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4分)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带刻度的集气瓶排水法收集氢气,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数据(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50
120
232
290
310
(1)从0~3分钟时间段内,产生氢气的速率是如何变化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从3~5分钟时间段内,产生氢气的速率是如何变化的?答:_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能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的是___________(双选题,漏选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
A.蒸馏水         B.NaCl溶液        C.Na2CO3溶液        D.CuSO4溶液
(3)在0~1、1~2、2~3、3~4、4~5分钟五个时间段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在____分钟时间段内,在该时间段内盐酸的反应速率为                   (设溶液体积不变,上述气体体积为标况下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0分)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学生为了验证乙醇的分子结构,设计如下实验程序:乙醇的精制、乙醇组成元素的测定、分子式的测定、分子结构的测定。
(1)若所用乙醇中含少量水,采用直接蒸馏的方法不能有效除去水,通常向其中加入       ,然后蒸馏。证明乙醇不再含水,可用一种试剂检验,这种试剂是           
(2)用燃烧乙醇分析产物的方法确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a.证明含有H元素的操作是                                            
b.证明含有O元素时,需取得的实验数据是:CO2的质量,H2O的质量及         。
(3)为确定乙醇的分子式,在通过(2)获取乙醇的实验式之后,是否必须再测定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才能确定其分子式   (答“是”或“否”),理由是                
(4)测定乙醇的分子结构
a.若采用红外光谱仪测定,则通过所得红外光谱中有         键的振动吸收峰,即可确定乙醇的结构是CH3CH2OH而不是CH3OCH3。(填“C—H”,“C—C”,“C—O”,“O—H”)
b.若采用核磁共振仪测定,则所得乙醇的核磁共振氢谱上应有   个吸收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