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0.1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L HCl溶液过程中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点时,加入极少量NaOH溶液都会引起pH的突变

B.选指示剂时,其变色范围应在4.309.70之间

C.若将HCl换成同浓度的CH3COOH,曲线ab段将会上移

D.都使用酚酞做指示剂,若将NaOH换成同浓度的氨水,所消耗氨水的体积较NaOH

【答案】D

【解析】

A项、b点时,20.00 mL 0.1000 mol/L NaOH溶液与20.00 mL 0.1000 mol/L HCl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若加入极少量NaOH溶液,溶液会变为呈碱性,引起pH的突变,故A正确;

B项、由图可知,滴定时,pH的突跃范围为4.309.70,则选指示剂时,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在4.309.70之间,故B正确;

C项、若将HCl换成同浓度的CH3COOHpH的突跃范围会变窄,曲线ab段将会上移,故C正确;

D项、都使用酚酞做指示剂,若将NaOH换成同浓度的氨水,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得到的是氯化铵和氨水的混合液,氨水过量,消耗氨水的体积较NaOH大,故D错误;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 5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A为非金属元素,AE属同一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1BD也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

(1)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由这5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物质的一种主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电子排布图表示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乙炔为主要原料可以合成聚氯乙烯、聚丙烯腈和氯丁橡胶,有关合成路线图如下:

已知反应:nCH2=CH-CH=CH2

请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C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 :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⑦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废旧钴金属片中的钴有+2价和+3价,还含有锰、铁、钙、镁、铝等金属元素及碳粉等,回收钴的工艺流程如下:

1)焙烧时为了使废旧钴金属片充分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2)该流程中浸钴时,钴的浸出率最高只能达到70%,后来改进方法,加入使用硫酸进行第一次浸取后,再加入Na2SO3溶液进行第二次浸取,从而使钴的浸出率达90%以上,写出第二次浸出钴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净化溶液的操作中含有多个步骤,先除铁后除锰。

①除铁:常温下,调节溶液pH1520后,加H2O2,反应一段时间,加8Na2CO3溶液,将溶液的pH调至4050。已知FeOH3的溶度积常数为4×1038,则当溶液的pH调至40时,溶液中的cFe3)=__________mol·L1

②除锰:加入NaClO溶液。写出该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减钙镁:加入NH4F溶液,沉淀大部分的钙、镁的离子。

试解释为何草酸铵溶液沉钴前要减钙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液2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以化学式表示)。

5)得到的草酸钴沉淀须洗涤干燥。写出检验沉淀已被洗净的操作与现象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含有KIO3的淀粉溶液中逐滴加入KHSO3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早期滴加KHSO3溶液时发生的反应: I23HH2O

B.滴加一定量的KHSO3溶液后,溶液中可能同时含有I

C.后期滴加KHSO3溶液,溶液中的反应为:I2H2O2I3H

D.在不断滴加KHSO3溶液的过程中,溶液先变蓝,最终蓝色褪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溶洞的形成主要源于石灰岩受地下水的长期溶蚀,发生反应:CaCO3CO2H2OCa(HCO3)2。当受热或压强突然减小时溶解的Ca(HCO3)2会分解,从而形成钟乳石、石笋等奇妙景观。

(1)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压强减小时Ca(HCO3)2分解的原因_______

(2)Ca(HCO3)2饱和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很浅的红色。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饱和溶液中Ca(HCO3)2水解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H2CO3的电离常数Ka24.7×1011。若测得5.0×103 mol/L Ca(HCO3)2溶液的pH8.0,则溶液中c(CO32)c(OH)的比值为___________(简要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Mn2+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速率的影响。

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____

仪器及药品:试管(两支)0.01 mol/L KMnO4酸性溶液、0.1 mol/L H2C2O4溶液、一粒黄豆大的MnSO4固体

实验方案:请仿照教材设计一个实验用表格,在行标题或列标题中注明试剂及观察或记录要点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硼酸三丁酯的结构简式为B(OCH2CH2CH2CH3)3,常温常压下为略带香味的油状液体,是一种重要的含硼有机物,主要用作有机溶剂、脱水剂和催化剂,其一种实验室制备的原理为H3BO3+3CH3CH2CH2CH2OHB(OCH2CH2CH2CH3)+3H2O,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及微波加热装置已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向微波专用圆底烧瓶中加入磁力搅拌子,并加入6.2 g硼酸(H3BO3)47.4 mL正丁醇(CH3CH2CH2CH2OH)以及1.0 g NaHSO4H2O

.微波加热:60℃下2 min80℃下2 min90℃下5 min100℃下2 min118℃下2 min;回流分水;

.待反应结束后,蒸馏得产品20.2 g

已知:正丁醇的密度为0.81 g.cm-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水器使用前需检查 ___,分水器的作用是 ___(任写一条)

(2)图中仪器X的名称为 ___,其进水口应为____(“a”“b”)口。

(3)为了提高转化率,常用带水剂把生成的水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分别以下列四种物质作为制备硼酸三丁酯的带水剂,结果如表所示,该实验选择正丁醇作带水剂,优点是____

带水剂种类

甲苯

环己烷

正丁醇

产率/%

78.2

83.4

80.4

80.5

(4)步骤II中需要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加热,并控制好时间,加热方式采用微波加热的优点是 ___;实验过程中发现,随着微波加热时间延长,硼酸三丁酯的产率增加,但当加热时间超过13 min后,产率增加幅度明显减小,造成此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

(5)蒸馏装置中仪器的选择和安装均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字母)

A. B. C. D.

(6)本实验中硼酸三丁酯的产率为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醇分子中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反应断键位置说明错误的是(

A.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70℃时断键②⑤

B.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40℃时断键①④

C.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断键①

D.乙醇在Cu催化下与O2反应时断键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