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明矾净水时发生了物理及化学变化,明矾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B. 稀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 红宝石、蓝宝石主要成分足氧化铝,而石英玻璃、分子筛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D. 日常生活中碱块(Na2CO3·10H2O)变成碱面(Na2CO3)属于风化,是物理变化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氢气和氧气化合是放热反应,则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吸热反应
B.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反应物的质量和状态无关
D.对放热反应A+B→C+D ,A、B的能量总和大于C、D的能量总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Ⅰ)已知工业上生产H2的过程中有如下反应: CO (g) + H2O (g)CO2(g) + H2 (g)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请回答:
(1)若增大H2O (g)的浓度,则CO的转化率 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若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Ⅱ)煤燃烧的反应热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利用:a.利用煤在充足的空气中直接燃烧产生的反应热;b.先使煤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然后使得到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这两个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a.C(s)+O2(g) ═ CO2(g);△H═ E1 ①
b.C(s)+H2O(g) ═ CO(g)+H2(g);△H═ E2 ②
H2(g)+1/2 O2(g) ═H2O(g);△H═ E3 ③
CO(g)+1/2 O2(g) ═CO2(g);△H═ E4 ④
请回答:
⑴与途径a相比,途径b有较多的优点,即____________。
⑵上述四个热化学方程式中哪个反应的△H>0 ?_____________。
⑶等质量的煤分别通过以上两条不同的途径产生的可利用的总能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A.a比b多 B.a比b少 C.a与b在理论上相同
⑷根据能量守恒定律,E1 、E2、 E3、E4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氯化二硫(S2Cl2)在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还可以作为贵金属的萃取剂。 可由硫和氯气在100-110℃直接化合而成。实验室用以下装罝制备S2Cl2并对尾气进行回收利用。已知S2Cl2的熔点:-77℃,沸点:137℃。 S2Cl2遇水剧烈反应。
(1)S2Cl2遇水会生成黄色单质、一种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化合物及酸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所装试剂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装置中的空气可以通过控制K2、K3来去除,具体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时,d装置开始需要油浴加热一段时间,之后停止加热,仅需通入氯气即可。则生成二氯化二硫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反应。
(6)该装置由于存在系统缺陷,使制得的二氯化二硫可能不纯,还需增加一个装置,则该装置所在位置为_______________,所装固体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e、f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 是淡黄色粉末,m 为元素 Y 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Z<Y
B. 阴离子的还原性:Y>W
C.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
D. W2Y2 中含有非极性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醛的水溶液具有杀菌、防腐性能
B. 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加工可获得清洁燃料
C. 蚕丝和核酸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 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有机非金属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可用氨水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 B. 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C. 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D. 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