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将煤焦油中的苯、甲苯与苯酚进行分离,可采取以如图示方法及操作.

1)写出分离方法②和③的名称: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混合物中加入溶液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层液体④通人气体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液 分馏(或蒸馏)

【解析】

1)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的方法;互溶的液体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2)苯酚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酚钠和水;

3)苯酚钠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

1)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互溶的液体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苯酚钠和苯、甲苯是不互溶的液体,所以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苯和甲苯是互溶的液体,所以采用分馏(或蒸馏)的方法分离,

故答案为:分液;分馏(或蒸馏);

2)苯酚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酚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3)苯酚钠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942 年,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以 NaClNH3CO2 等为原料先制得 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 他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O

(1)“侯氏制碱法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请写出工业合成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2)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3)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欲制备碳酸氢钠,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

第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请回答:

①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分离出 NaHCO3 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 (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第二位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其它装置未画出)

①为提高二氧化碳在此反应溶液中被吸收的程度,实验时,须先从 a 管通入_______气体,再从b 管中通入_______气体。

②装置 c 中的试剂为_______(选填字母)

e.碱石灰 f..浓硫酸 g.无水氯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3C(g)+nD(g),开始时A的物质的量为4 molB的物质的量为6 mol5 min末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3 mol,用D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D)0.2 mol·L-1·min-1。计算:

(1)5 mi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5 min内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B)_______

(3)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为____

(4)此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v(A)=5 mol·L-1·min-1 v(B)=6 mol·L-1·min-1

v(C)=4.5 mol·L-1·min-1 v(D)=8 mol·L-1·min-1

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填序号)

(5)4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填字母)

A.Y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B.XY的反应速率比为31

C.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D.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E.生成1 mol Y的同时消耗2 mol Z

2 minY的转化率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NH4+Mg2+Al3+SO42-NO3-Cl-。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得到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3NO3-+8Al+5OH-+2H2O 3NH3+8AlO2-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试样中肯定存在NH4+Mg2+SO42-NO3-

B.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MgSO4

C.试样中可能存在Na+Cl-

D.试样中一定不含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B. 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

C. 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并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

D. 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的是(  )

A. NaHSO3 粉末加入HNO3溶液中B. SO2气体通入新制氯水中

C. NaOH溶液滴入 Ba(HCO3)2溶液中D. 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氨气或验证氨气的某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制取氨气B. 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C. 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D. 吸收尾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实验室拟将混合用溶液吸收的方法消除其污染。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的制备

①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②欲用和浓盐酸制备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氯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D在制备装置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溶液中的反应。查阅有关资料可知: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

①装置中XZ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时观察到X试剂瓶中有黄绿色气体,Z试剂瓶中有红棕色气体,若通入适当比例的Y中观察不到气体颜色,反应结束后加入稀硫酸无现象,则Y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反应结束后,取Y中溶液适量置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若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D同主族,BCDE同周期,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C原子的质子数比B原子的质子数多2个。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_E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

2AB两种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B2AB2A2等化合物,则B2A2的电子式为_____

3)将B2A2投入到B2D的水溶液中可生成D的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A2E元素的单质在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