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混合物3.24g.结合内容回答:
(1)除去该混合物中的碳酸氢钠可采取的方法是 .
(2)若将该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固体质量为2.62g.计算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
(1)将混合物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加热法)
(2)解: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3.24﹣2.62=0.62g,
2NaHCO3 Na2CO3+H2O+CO2↑ △m
2×84g (18+44)g
m(NaHCO3) 0.62g
解得m(NaHCO3)=1.68g,
则碳酸钠的质量为3.24﹣1.68=1.56g,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48.2%,
答: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48.2%
【解析】解:(1)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则除去该混合物中的碳酸氢钠可采取的方法是将混合物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加热法),所以答案是:将混合物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加热法);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 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 m2 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 g。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K1和K2
d.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 e.称量A f.冷却至室温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__________(列式表示)。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则使x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2)中已恒重的装置A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①C、D中的溶液依次为_________(填标号)。C、D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a.品红 b.NaOH c.BaCl2 d.Ba(NO3)2 e.浓H2SO4
②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时,c(NH4+)/c(Cl-)的值一定减小
B. 0.1 mol·L-1的盐酸和0.1 mol·L-1的弱酸HA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倍:pH(HA) > pH(盐酸)
C. 已知25℃时,HA的Ka=6.25×10—5,当pH为5.0时,HA溶液中 = 0.16
D. 某二元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中必然存在:c(H+)+c(A2—)=c(OH—)+c(H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适量CO2通入含0.8gNaOH的碱溶液中,将所得的溶液在减压、低温下蒸干 后得到1.0g固体物质,则该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
A.Na2CO3
B.NaHCO3
C.Na2CO3、NaHCO3
D.Na2CO3、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制取溴苯: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加热
B.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先加入浓硫酸,再加苯,最后滴入浓硝酸
C.鉴别己烯和苯:向己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
D.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加入NaOH溶液共热,再加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盆烯是近年合成的一种有机物,它的分子结构可简化表示为(其中C、H原子已略去),下列关于盆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盆烯是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
B. 盆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 盆烯是乙烯的一种同系物
D. 盆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酯化反应也属于加成反应
B. 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羧基中的羟基,醇脱去羟基中的氢原子生成水
C. 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只起催化剂的作用
D. 欲使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分离并提纯,可以将酯蒸气通过导管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下,再用分液漏斗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