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铜与过量的硫粉共热产物是Cu2S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我国华为Al芯片已跻身于全球Al芯片榜单前列,该芯片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CuSO4固体,速率不改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1过氧化氢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1·min-1
B.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1·min-1
C.反应到6min时,c(H2O2)=0.30mol·L-1
D.反应到6min时,过氧化氢分解了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列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通过制备的NH3和CO2,与饱和食盐水反应先制备NaH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装置Ⅰ产生的气体应先通入到装置Ⅳ中
B.装置Ⅲ中的试剂为浓硫酸
C.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e-f-d-c-b
D.实验过程中,装置Ⅳ内会出现浑浊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工业上处理有机废水的一种方法是:在调节好pH和Mn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使有机物氧化降解。现设计如下对比实验(实验条件见下表),实验测得有机物R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13K时,在0~100s内有机物R降解的平均速率为:0.014 mol·L-1·s-1
B.对比①②实验,可以得出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有机物R的降解
C.对比①②实验,可以发现在两次实验中有机物R的降解百分率不同
D.通过以上三组实验,若想使反应停止,可以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图像,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Ⅰ知,反应在 T1、T3 处达到平衡
B. 由图Ⅰ知,该反应的△H<0
C. 由图Ⅱ知,t3时采取降低反应温度的措施
D. 由图Ⅱ知,反应在 t6时,NH3 体积分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吗替麦考酚酯主要用于预防同种异体的器官排斥反应,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吗替麦考酚酯的分子式为C23H30O7N
B. 吗替麦考酚酯可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C. 吗替麦考酚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D. 1mol吗替麦考酚酯与NaOH溶液充分反应最多消耗3mol NaOH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探究氨的还原性及检验产物的性质,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将B处的三氧化二铬加热至红热,再鼓入空气,已知: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氨气和水。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E中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中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下,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B是黄绿色气体、单质C是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E溶液是无色溶液,F是淡绿色溶液,B和C反应发出苍白色火焰。请回答:
(1)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最近,中国科学家在《焦耳》杂志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首提“液态阳光”,即“太阳燃烧”,属于可再生绿色液态燃料。某模拟“人工树叶”的“液态阳光”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异丙醇(CH3)2CH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a电极反应为3CO2+ 16H+- 18e-= (CH3)2CHOH + 4H2O
C.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
D.异丙醇可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取代反应和聚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