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t ℃时,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的浓度如下表:
物质 | X | Y | Z |
初始浓度/(mol·L-1) | 0.1 | 0.2 | 0 |
2 min末浓度/(mol·L-1) | 0.08 | a | b |
平衡浓度/(mol·L-1) | 0.05 | 0.05 | 0.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0%
B.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
C.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前2 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0.03 mol·(L·min)-1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夹取钠块
B.用水清洗试管内壁附着的硫
C.采用“扇闻”的方法闻氯气的气味
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的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这里的“鼻冲水”是指( )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10月,浙江籍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根据物质的分类,青蒿素属于( )
A.碱性氧化物
B.有机物
C.含氧酸盐
D.酸性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一、图二所示的实验。
(1) 图一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来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还可以作其他何种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二可用于定量比较反应的快慢,检查图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利用图二做实验时需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B.标准状况下,1 mol H2和1 mol H2O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 g
D.0.5 mol 13H原子含有的中子数目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试样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试样中可能含有K+
B.广泛pH试纸测得某新制氯水的pH为4
C.配制240mL某溶液,应选240mL容量瓶
D.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来收集纯净的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W、D、E,Y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B的原子序数为7,B、W同周期,A、D同主族,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Y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最大的主族元素。
(1)W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2W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在酸性条件下A2W2可以将Fe2+氧化成Fe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消耗2mol A2W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
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 用电子式表示B的最简单氢化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