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分)某研究小组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

已知: 1.0 mol/L的Fe(NO3)3溶液中c(H+)=0.01mol/L

请回答: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            ,说明SO2具有         性。

   (4)分析B中产生上述白色沉淀的原因可能是:

   观点1:               

   观点2:SO2与Fe3+反应;

   观点3: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①如果观点2正确,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如果想验证观点3,只需将装置B中的 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试剂是(填序号)        

a.0.1 mol/L 稀硝酸     

b.1.5 mol/L Fe(NO3)2溶液

c.6.0 mol/L NaNO3和0.02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解析】(1)装置A是原来制取SO2的,所以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可以通过通入氮气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3)硝酸铁溶液显酸性,因此生成的沉淀只能是硫酸钡沉淀,这说明SO2被硝酸铁氧化生成了硫酸,从而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因此SO2具有还原性。

(4)因为铁离子和硝酸跟离子均能氧化SO2,所以SO2被氧化生成硫酸,既可能是被铁离子氧化,也可能是被酸性条件下的硝酸跟离子氧化,后者是同时被氧化。要想验证观点③,就必须排除铁离子和硝酸的干扰, a是硝酸能直接氧化SO2,由于SO2溶于水显酸性,因此硝酸亚铁在酸性溶液中,亚铁离子可被硝酸氧化生成铁离子。因此答案选择c。

 

【答案】

(1)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弹簧夹

   (3)BaSO4,  还原性

(4) 观点1:SO2和Fe3+、酸性条件下NO3都反应(;  

①SO2+2Fe3++Ba2++2H2O=BaSO4↓+2Fe2++4H+ (可分两步写)  ②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西城区一模)某研究小组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

已知:1.0mol/L的Fe(NO33溶液的pH=1
请回答: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弹簧夹
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弹簧夹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
BaSO4
BaSO4
,说明SO2具有
还原
还原
性.
(4)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观点1:
SO2和Fe3+、酸性条件下NO3-都反应
SO2和Fe3+、酸性条件下NO3-都反应

观点2:SO2与Fe3+反应;
观点3: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①按观点2,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SO2+2Fe3++Ba2++2H2O=BaSO4↓+2Fe2++4H+
SO2+2Fe3++Ba2++2H2O=BaSO4↓+2Fe2++4H+
,证明该观点应进一步确认生成的新物质,其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取少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则溶液中有Fe2+,观点2合理
取少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则溶液中有Fe2+,观点2合理

②按观点3,只需将装置B中的 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试剂是(填序号)
C
C

a.0.1mol/L 稀硝酸
b.1.5mol/L Fe(NO32溶液
c.6.0mol/L NaNO3和0.2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8分)某研究小组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

已知: 1.0 mol/L的Fe(NO3)3溶液中c(H+)=0.01mol/L
请回答: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           ,说明SO2具有        性。
(4)分析B中产生上述白色沉淀的原因可能是:
观点1:               
观点2:SO2与Fe3+反应;
观点3: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①如果观点2正确,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如果想验证观点3,只需将装置B中的 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试剂是(填序号)        
a.0.1 mol/L 稀硝酸     
b.1.5 mol/L Fe(NO3)2溶液
c.6.0 mol/L NaNO3和0.02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届福建省三明一中、二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某研究小组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

已知: 1.0 mol·L-1的Fe(NO3)3溶液的pH=1,请回答: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        ,说明SO2具有        性。
(4)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观点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2:SO2与Fe3+反应;
观点3: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①若观点2正确,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只需将装置B中的 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即可证明观点3是否正确,应选择的试剂是(填序号)        
a.0.1 mol·L-1稀硝酸                     
b.1.5 mol·L-1 Fe(NO3)2溶液
c.6.0 mol·L-1 NaNO3和0.2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二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研究小组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

已知: 1.0 mol·L-1的Fe(NO3)3溶液的pH=1,请回答: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        ,说明SO2具有        性。

(4)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观点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2:SO2与Fe3+反应;

观点3: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①若观点2正确,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只需将装置B中的 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即可证明观点3是否正确,应选择的试剂是(填序号)        

a.0.1 mol·L-1稀硝酸                     

b.1.5 mol·L-1 Fe(NO3)2溶液

c.6.0 mol·L-1 NaNO3和0.2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高考适应考试(一)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5分)某研究小组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

已知:1.0 mol/L的Fe(NO3)3溶液的pH=l

请回答: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____________,说明SO2具有________性。

(4)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观点1.____________;

观点2:SO2与Fe3+反应;

观点3: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①按观点2,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为证明该观点应进一步检验生成的新物质,其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

②按观点3,只需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试剂是(填序号)____________。

a.0.1 mol/L稀硝酸       

b.1.5 mol/L Fe(NO3)2溶液

c.6.0 mol/L NaNO3和0.2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