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如图所示的装置,检查好气密性,再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待B试管中品红溶液退色后,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向上抽动离开液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能够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实验现象是 。
(3)在盛有BaCl2溶液的C试管中,除了导管口有气泡外,无其他明显现象,若将其中的溶液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沉淀的化学式填入表中对应的位置。
滴加的溶液 | 氯水 | 氨水 |
沉淀的化学式 |
写出其中SO2表现还原性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4)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由于导管E的存在,试管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入试管A中,其原因是 。
(5)实验完毕后,装置中残留的气体有毒,不能打开导管上的胶塞。为了防止该气体排入空气中污染环境,拆除装置前,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
(6)将SO2气体通入含有n mol Na2S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试分析该溶液最多能吸收SO2气体 mol(不考虑溶解的SO2)。
【答案】(1)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B试管中品红溶液退色
(3)BaSO4 BaSO3 SO2+Cl2+2H2O=4H++SO42-+2Cl-(或Ba2++SO2+Cl2+2H2O=BaSO4↓+4H++2Cl-)
(4)当A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时,空气从E导管进入A试管中,维持A试管中压强平衡
(5)从E导管口向A试管中缓慢地鼓入足量的空气,将残留的SO2气体赶入NaOH溶液中,使之被完全吸收
(6)2.5n
【解析】(1)A试管中发生的是Cu与浓硫酸生成SO2的反应:Cu+2H2SO4(浓) CuSO4+SO2↑+2H2O。(2)利用SO2能使品红溶液退色的性质来证明Cu与浓硫酸反应产生了SO2气体。(3)氯水中的Cl2具有氧化性,能将SO2氧化为SO42-,SO42-与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氨水具有碱性,吸收SO2生成SO32-,SO32-与Ba2+反应生成BaSO3沉淀。(4)导管E与大气相通,能使装置内的压强恒定,防止出现倒吸现象。(5)残留的有毒气体为SO2,只要利用空气将SO2缓慢赶入NaOH溶液中,使SO2被完全吸收即可。(6)SO2与Na2S反应,首先是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SO2+H2OH2SO3,H2SO3与Na2S反应生成H2S:Na2S+H2SO3=H2S↑+Na2SO3,SO2与H2S反应生成S:2H2S+SO2=3S↓+2H2O,该过程可表示为3SO2+2Na2S=3S↓+2Na2SO3,n mol Na2S吸收1.5n mol SO2,同时生成n mol Na2SO3,Na2SO3吸收SO2生成NaHSO3:Na2SO3+SO2+H2O=2NaHSO3,该步反应又可吸收n mol SO2,故最多能吸收2.5n mol SO2。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碘的CCl4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萃取、蒸发、分液 B. 分液、蒸馏、萃取
C. 分液、萃取、蒸馏 D. 蒸馏、萃取、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发现,298 K时,在FeCl3酸性溶液中加少量锌粒后,Fe3+立即被还原成Fe2+。某夏令营兴趣小组根据该实验事实设计了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是Zn-2e-==Zn2+
B. 该电池总反应为3Zn+2Fe3+==2Fe+3Zn2+
C. 该电池铂电极上有气泡出现
D. 左烧杯中溶液的血红色逐渐褪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FeCl3在现代工业生产应用广泛。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流程制备无水FeCl3,再用副产品FeCl3溶液吸收有毒的H2S。
Ⅰ.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他们设计了制备无水FeCl3的实验方案,装置示意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及操作步骤如下: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通入干燥的Cl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
③用酒精灯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 ④……
⑤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Cl2,并用干燥的N2赶尽Cl2,将收集器密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③步加热后,生成的烟状FeCl3大部分进入收集器,少量沉积在反应管A右端。要使沉积的FeCl3进入收集器,第④步操作是________。
(3)操作步骤中,为防止FeCl3潮解而采取的措施有(填步骤序号)________。
(4)装置B中冷水浴的作用为________;装置C的名称为________;装置D中FeCl2全部反应后,因失去吸收Cl2的作用而失效,写出检验FeCl2是否失效的试剂____________。通常保存FeCl2溶液时要加入_______以防止被氧化,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5)在虚线框中画出尾气吸收装置E并注明试剂________。
Ⅱ.该组同学用装置D中的副产品FeCl3溶液吸收H2S,得到单质硫;过滤后,再以石墨为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滤液。
(6)FeCl3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 )
A.铜和浓硝酸反应
B.铜和稀硝酸反应
C.铜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得氧化铜,然后氧化铜和硝酸反应
D.铜和硝酸银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CH3COOH(l)+2O2(g) == 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1
(2)C(s)+ O2(g) == CO2(g) △H2=-393.5 kJmol-1
(3)H2(g) +O2(g) == H2O(l) △H3=-285.8kJ·mol-1
则反应2C(s)+2H2(g) +O2(g) == CH3COOH(l)的△H为( )
A. -488.3 kJ·mol-1 B. -244.15 kJ·mol-1 C. +488.3 kJ·mol-1 D. +244.15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1)①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与盐酸反应最剧烈;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②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利用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①仪器B的名称为 , 干燥管D的作用为防止 .
②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 酸,B中加KMnO4 , (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溶液中现象为 , 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溶液吸收尾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和B是同周期的相邻元素,B和C是同主族的相邻元素,且A,B,C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则A,B,C三种元素按照顺序是( )
A.N,F,Cl
B.F,O,S
C.S,Cl、O
D.S,O,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机物M是一种食品香料,可以C4H10为原料通过如下路线合成:
已知:①R—CHCH2
R—CH2CH2OH
②RCH2CHO+R'CH2CHO
③F分子中的碳链上没有支链;E为芳香族化合物且E、N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均为一氯代烃,写出其中一种的名称(系统命名)____;M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F→G________,D+GM________。
(3)F与新制Cu(OH)2/NaOH(aq)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E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种峰。
(5)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的G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有____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苯乙烯()和乙醛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
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