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bM(g),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 =
(2)t1~t2时间段,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t2时,生成M的速率与消耗N的速率(填“相等”或“不相等”).
(4)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中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 mol N,同时生成b mol M
D.N的质量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答案】
(1)2
(2) mol?L1?min1
(3)不相等
(4)BD
【解析】解:(1)有图象可知, = = = =2,所以答案是:2;(2)t1到t2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 = = molL1min1 , 所以答案是: molL1min1;(3)t2时刻生成M的速率= = mol/(Lmin),消耗N的速率= = mol/(Lmin),t2时,生成M的速率与消耗N的速率不相等,所以答案是:不相等;(4)A、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可能时1:1,也可能不是1:1,故A错误;
B、随着反应进行,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当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
C、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这个关系总是成立的,反应方向一致,不能作为平衡状态判断的依据,故C错误;
D、N的质量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是平衡标志,故D正确;所以答案是:BD.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反应速率的单位:mol/(L·min)或mol/(L·s) v=△c-△t,以及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的理解,了解状态判断:①v(B)=v(B)②v(C):v(D)=x : y③c(C)、C%、n(C)%等不变④若A、B、C、D为气体,且m+n≠x+y,压强恒定⑤体系颜色不变⑥单位时间内某物质内化学键的断裂量等于形成量⑦体系平均式量恒定(m+n ≠ x+y)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现象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

B. 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 对此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 针对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氮和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1)真空碳热还原一氧化法可实现由铝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Al2O3s+AlC13g+3Cs═3AlClg+3COg△H=a kJmol1

3AlClg═2All+AlC13g△H=b kJmol1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反应:Al2O3s+3Cs=2All+3COg)的△H=_____kJmol1

2)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H=Q kJmol1.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时间单位为min,浓度单位为mol/L):

0

10

20

30

NO

1.00

0.68

0.50

0.50

N2

0

0.16

0.25

0.25

CO2

0

0.16

0.25

0.25

①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

②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311,则Q_____0(填“═”

在恒容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 (填选项编号).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g)的同时消耗nmolCO2g

b.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若保持与上述反应前30min的反应条件不变,起始时NO的浓度为2.50mol/L,则反应平衡时cNO=_____mol/LNO的转化率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3)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将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可达到低碳排放的目的.如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以CO2H2O为原料制备HCOOHO2的原理示意图.电极b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0.1mol/LCH3COOH溶液的pH>1:CH3COOHCH3COO+H+

B. 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2Cu2+2Cl

C. NH3通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NH3+H2ONH3·H2ONH4++OH

D. 自然界各种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产生的硫酸铜遇到难溶的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Cu2+SO42+PbS=CuS+Pb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如图是H2O和CO反应生成CO2和H2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由图可知,CO2和H2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H2O和CO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
A.水
B.稀硫酸
C.溴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能与水反应生成有机物A,则A的结构简式是
(3)某同学在学习A的知识后,设计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为:
①在试管里加入2mL A;
②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中加热;
③立即将铜丝插入盛有A的试管里,反复操作几次;
④闻生成物的气味,观察铜丝表面的变化.
第④步操作中,铜丝表面的变化是;写出第③步操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氧化成乙酸,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乙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NH4+Ag+PO43-Cl-B. Fe3+H+I-HCO3-

C. K+Na+NO3-MnO4-D. Al3+Mg2+SO42-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某些原料的.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从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浓缩、富集溴
C.第①到第⑤步中,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共有2步
D.第④步中,SO2起氧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铜丝 B. 熔融的氯化钠 C. 氨水 D. 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