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贮氢材料——镁铝合金。这种镁铝合金具有特定的组成,其成分可表示为Mg17Al12。其贮氢和释氢的原理可表示为:Mg17Al12+17H2 17MgH2+12Al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合金的熔点介于镁和铝的熔点之间 |
B.Mg17Al12是离子化合物 |
C.732g的合金能吸收380.8L氢气 |
D.熔炼制备Mg17Al12时需通入氩气,目的是防止金属被氧化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研究小组对“Br2和I2能否将Fe2+氧化为Fe3+”这一课题进行实验和探究。请你完成相关问题的回答。
(1)提出合理的假设
假设1: Br2和I2都可以将Fe2+氧化为Fe3+;
假设2: Br2和I2都不能将Fe2+氧化为Fe3+;
假设3:
(2)实验验证
在大试管中加适量铁粉,加入10 mL 稀硫酸,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将所得的FeSO4溶液稀释到200mL,备用。
实验Ⅰ:向试管1中加入2 mL浅绿色的 FeSO4溶液,再滴加少量红棕色的溴水,振荡试管,溶液为黄色;
实验Ⅱ:向试管2中加入2 mL浅绿色的 FeSO4溶液,再滴加少量棕黄色的碘水,振荡试管,溶液为黄色。
(3)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讨论
①甲同学认为实验Ⅰ的现象说明溴水能将Fe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 。
②乙同学认为应该补充实验,才能得出甲的结论。乙的实验操作以及预期现象是 。
③该小组同学对实验Ⅱ中溶液呈黄色的原因展开了讨论:
可能1:碘水与 FeSO4溶液不反应,黄色是碘水稀释后的颜色。
可能2: 。
丙同学和丁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以确定可能的原因。
丙方案:向试管2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0.5mLCCl4,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上层溶液,滴加几滴KSCN 溶液;
丁方案:向试管2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加入0.5mL乙酸乙酯,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下层溶液,滴加几滴KSCN 溶液;
你认为 方案为最佳方案,理由是 。
(4)拓展延伸
①为准确测定此实验所用的FeSO4溶液的浓度,某同学补充了以下实验:
滴定:量取20.00mL稀释后得到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将0.0200mol/LKMnO4标准溶液装入50mL中,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V mL。
②计算:此实验中所用的Fe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要求只列出算式,不需运算)。
(已知反应式:Fe2+ + MnO4- +H+ — Fe3+ + Mn2+ + H2O,未配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部分氧化的铁铜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 g,经如下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3+、Fe2+、H+ |
B.V=896 |
C.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 g |
D.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为2.24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一定量的铁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 )
A.KSCN溶液和氯水 | B.铁粉和KSCN溶液 |
C.浓氨水 | D.酸性KMnO4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
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
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
D.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漂白粉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的地方 | B.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
C.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 | D.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下表为四种金属的熔、沸点:
| Na | Cu | Al | Fe |
熔点(℃) | 97.5 | 1 083 | 660 | 1 535 |
沸点(℃) | 883 | 2 595 | 2 200 | 3 0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图示关系转化的是( )
选项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NaOH | NaHSO3 | Na2SO3 | SO2 |
B | AlCl3 | NaAlO2 | Al(OH)3 | NaOH |
C | Fe | Fe(NO3)3 | Fe(NO3)2 | HNO3 |
D | C | CO | CO2 | 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