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人工固氮”的方法研究。
(1)目前合成氨的技术原理为:N2(g)+3H2(g)2NH3(g) △H 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2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将一定量的N2(g)和H2(g)放入2L的密闭容器中,在500℃、2×107Pa下发生如下反应:
5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N2为0.2 mol,H2为0.6 mol,NH3为0.2 mol。氮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____,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后两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③欲提高②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_。
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
B.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气体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液化生成物分离出氨
(2)1998年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的两位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导H+),从而实现了高转化率的电解法合成氨。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和TiO2)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
2N2(g) +6H2O(l) 4NH3(g) +3O2(g) △H = a kJ/mol
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关系,常压下达到平衡时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T/K | 303 | 313 | 323 |
NH3生成量/(10-6mol) | 4.8 | 5.9 | 6.0 |
此合成反应的a________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减小0.01mol·L-1·min-133.3%3.7 L2/mol2A DN2 + 6H+ + 6e- = 2NH3大于
【解析】
试题分析:(1)①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②根据三段式计算;
③根据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分析;
(2)阴极氮气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
(3)根据温度与生成物的量之间的关系判断。
解析:(1)①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则E1和E2都减小;
②
起始浓度(mol/L) 0.15 0.45 0
转化浓度(mol/L) 0.05 0.15 0.1
平衡浓度(mol/L) 0.1 0.3 0.1
所以氮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N2)=0.05mol/L÷5min=0.01mol/(L·min);H2的转化率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
③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转化率提高,A正确;B.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气体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B错误;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转化率不变,C错误;D.液化生成物分离出氨,降低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转化率提高,D正确;答案选AD。
(2)电解池的阴极得到电子,则氮气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氨气,电极反应式为N2 + 6H+ + 6e-=2NH3。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氨气含量增加,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0。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 B. 2:3 C. 3:2 D. 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这里的“鼻冲水”是指( )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反应:aX(g)+bY(s)nW(g) ΔH=Q kJ·mol-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做出了如下曲线图:
其中,w(W)表示W在气体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t表示反应时间。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n
B.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2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
C.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
D.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Q<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10月,浙江籍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根据物质的分类,青蒿素属于( )
A.碱性氧化物
B.有机物
C.含氧酸盐
D.酸性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一、图二所示的实验。
(1) 图一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来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还可以作其他何种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二可用于定量比较反应的快慢,检查图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利用图二做实验时需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B.标准状况下,1 mol H2和1 mol H2O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 g
D.0.5 mol 13H原子含有的中子数目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 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 高温及加入催化剂都能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加快
D. 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