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操作中,所使用的仪器能够达到目的是( )
A.用5 mL量筒准确量取4.55 mL水
B.用托盘天平准确地称取6.82 g食盐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盐酸的pH为3.5
D.做KMnO4分解实验时用大试管作反应器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2)收集氨气应使用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作干燥剂.
(3)用图Ⅰ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喷泉的操作是 , 该实验的原理是 .
(4)如果只提供如图Ⅱ所示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是
(5)写出氨气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
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进行到3 min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O2的转化率为25%
C.第3 min时,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5mol/(L?min)
D.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确认HCl、H2CO3、H2SiO3的酸性强弱,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一次实验即可达到目的(不必选其他酸性物质)。请据此回答:
①锥形瓶中装某可溶性正盐溶液,分液漏斗所盛试剂应为。
②装置B所盛的试剂是 , 其作用是。
③装置C所盛试剂是 ,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④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它们是烧杯上方的泡沫塑料盖和 . 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
(2)若NaOH溶液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下列溶液代替,则对中和热数值测定结果将如何影响(填“偏大”、“偏小”、“无影响”):KOH溶液;氨水(NH3H2O) .
(3)某研究小组将V1 mL 1.0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由题干及图形可知,V1:V2=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此反应所用NaOH溶液的浓度应为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氨溶于水可导电,所以氨是电解质
B.氧化钠熔融时能导电,所以氧化钠是电解质
C.液态的铜导电性很好,所以铜是电解质
D.二氧化硫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好,所以二氧化硫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己知:Ksp(AgCl)=1.8×10-10 , Ksp(AgI)=1.5×10-16 , Ksp(Ag2CrO4)=2.0×10-12 , 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AgCl >AgI> Ag2CrO4
B.AgCl> Ag2CrO4 >AgI
C.Ag2CrO4>AgCl >AgI
D.Ag2CrO4>AgI >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则为同系物
B.CH2═CH2和CH2═CH﹣CH═CH2互为同系物
C. 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
D.同分异构体的化学性质可能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选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在室温下进行反应. 实验中所用的草酸为稀溶液,可视为强酸.
(1)将高锰酸钾氧化草酸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2MnO4﹣+C2O42﹣+=2 Mn2++CO2↑+H2O
(2)该小组进行了实验I,数据如表.
H2SO4溶液 | KMnO4溶液 | H2C2O4溶液 | 褪色时间(分:秒) |
1mL 2mol/L | 2mL 0.01mol/L | 1mL 0.1mol/L | 2:03 |
1mL 2mol/L | 2mL 0.01mol/L | 1mL 0.2mol/L | 2:16 |
一般来说,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
但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3)该小组欲探究出现上述异常现象的原因,在实验I的基础上,只改变草酸溶液浓度进行了实验II,获得实验数据并绘制曲线图如图.
①用文字描述曲线图表达的信息 .
②该小组查阅资料获取如下信息,其中能够解释MO变化趋势的是 .
a | KMnO4与H2C2O4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反应过程中生成Mn(VI)、Mn(III)、Mn(IV),最终变为无色的Mn(II).(括号中罗马数字表示锰的化合价) |
b | 草酸根易与不同价态锰离子形成较稳定的配位化合物. |
c | 草酸稳定性较差,加热至185℃可分解. |
(4)该小组为探究ON段曲线变化趋势的原因,又进行了实验III,所得数据如表.
H2SO4溶液 | Na2SO4固体 | KMnO4溶液 | H2C2O4溶液 | 褪色时间(分:秒) |
1mL 0.1mol/L | 1.9×10﹣3mol | 2mL 0.01mol/L | 1mL 0.2mol/L | 16:20 |
1mL 0.5mol/L | 1.5×10﹣3mol | 2mL 0.01mol/L | 1mL 0.2mol/L | 8:25 |
1mL 1.0mol/L | 1.0×10﹣3mol | 2mL 0.01mol/L | 1mL 0.2mol/L | 6:15 |
1mL 2.0mol/L | 0 | 2mL 0.01mol/L | 1mL 0.2mol/L | 2:16 |
该小组进行实验III的目的是 .
(5)综合实验I、II、III,推测造成曲线MN变化趋势的原因.为验证该推测还需要补充实验,请对实验方案进行理论设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