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 H2O(g)CO2 (g)+ 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反应时间/min

n(CO)/mol

n(H2O)/mol

0

1.20

0.60

t1

0.80

t2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

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 molH2O,到达平衡时n(CO2)= 0.40mol

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H2O转化率增大

D. 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B

【解析】A.v(CO)==mol/(Lmin),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H2)=v(CO)=mol/(Lmin),故A错误;B.COH2O按物质的量比1:1反应,充入0.60molCO1.20molH2O与充入1.20molCO0.6molH2O,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对应相同,t1minn(CO)=0.8mol,n(H2O)=0.6mol-0.4mol=0.2mol,t2minn(H2O)=0.2mol,说明t1min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则生成的n(CO2)=0.4mol,故B正确;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2O,与原平衡相比,平衡向右移动,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转化率减小,H2O的体积分数会增大,故C错误;D.t1min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CO)==0.4mol/L,c(H2O)==0.1mol/L,c(CO2)=c(H2)==0.2mol/L,则K==1,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说明温度升高,平衡是向左移动的,那么正反应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pH相等的①NH4Cl、NH4Al(SO4)2NH4HSO4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①>>

B. HA的电离常数Ka =4.93×1010,则等浓度的NaA、HA混合溶液中:c(Na+) >c(HA) >c(A)

C. NaHCO3溶液加水稀释,c(Na+)c(HCO3)的比值将减小

D. 已知在相同条件下酸性HF >CH3COOH,则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FCH3COOK溶液中:c(Na+) – c(F) >c(K+ ) c(CH3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矿石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设杂质中不含铁元素和氧元素且杂质不与H2SO4反应)。有一种测定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方法如下。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完成下列填空:

(1)步骤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_

(2)步骤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步骤中煮沸的作用是______。步骤中必须用到的定量实验仪器是______

(4)步骤可用淀粉作为滴定终点的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若滴定过程中有空气进入则测定结果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5)若过程中消耗0.5000mol/LNa2S2O3溶液20.00mL,则铁矿石中铁的百分含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对氯气和氯水的性质进行探究。

Ⅰ.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二氧化锰和浓盐酸,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同时装置B还能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处最好依次放入________(填序号)。

①干燥的有色布条 ②湿润的有色布条 ③碱石灰④无水氯化钙 ⑤浓硫酸

(4)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D中溶液逐渐变为______色;再打开D装置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滴入锥形瓶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提出,装置F中可改用足量的饱和NaHSO3溶液吸收氯气,请判断是否可行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以下4份溶液分别置于如图的装置中,其它条件相同时,灯泡最亮的是

A. 100 mL 1 mol·L-1的盐酸

B. 100 mL 2 mol·L-1的蔗糖溶液

C. 100 mL 1 mol·L-1的醋酸溶液

D. 30 mL 1 mol·L-1的氯化铝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Cl2缓慢通入水中。当通入的Cl2体积为V1时达到饱和溶液中c(H+)变化如下图中曲线a。已知Cl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将饱和氯水升温继续通入Cl2溶液中c(H+)变化如曲线b

B. 在饱和氯水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中c(H+)变化如曲线c

C. 降温继续通入Cl2溶液中c(H+)增大

D. 在饱和氯水中加入NaOH使pH=7,所得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c(Na+)>c(ClO-)>c(Cl-)>c(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实验为“套管实验”,小试管内塞有沾有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1)点燃酒精灯加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棉花团变_____色,_____(填A或B)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2)由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Na2CO3的热稳定性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 NaHCO3

(3)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AlCl3和MgSO4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求原溶液中Cl-与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1 B. 6:1

C. 2:3 D. 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分子式的确定]

(1)将有机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5.4 g H2O和8.8 g CO2,消耗氧气6.72 L(标准状况下)。则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2)质谱仪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该物质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

(3)根据价键理论,预测A的可能结构并写出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式的确定]

(4)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性质实验]

(5)A在Cu作用下可被氧化生成B,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可通过粮食在一定条件下制得,由粮食制得的A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储存,因为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而变得更醇香。请写出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