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同学配制480 mL 0.5 mol/L NaOH溶液。

⑴ 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___________

⑵ 其操作步骤如乙图所示,则甲图操作应在乙图中的____(填选项字母)之间。

A.①与② B.②与③ C.④与⑤ D.⑤与⑥

⑶ 该同学应称取NaOH固体___g,用质量为23.1 g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所需NaOH固体时,请在附表中选取所需的砝码大小_____(填小写字母),

并在下图中选出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项____(填大写字母)。

附表:砝码规格

a

b

c

d

e

砝码大小/g

100

50

20

10

5

⑷ 该同学实际配制NaOH溶液的浓度为0.48 mol·L-1,原因可能是____(填序号)。

A.称量NaOH固体时,采用了“左码右物” B.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水

C.溶解固体的烧杯移液后未洗涤 D.用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仰视刻度

【答案】 烧杯、500mL容量瓶 C 10.0 cd C ACD

【解析】(1)实验室没有480mL的容量瓶,配制时应该选用500mL的容量瓶,配制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所以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还缺少500mL容量瓶、烧杯。(2)其操作步骤如乙图所示,甲图操作属于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所以应在定容之前,即乙图中的④与⑤之间,答案选C。(3)该同学应称取NaOH固体质量是0.5L×0.5mol/L×40g/mol=10.0g,用质量为23.1 g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所需NaOH固体时,需要砝码质量是30g,游码移动到3.1g处,所以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选取所需的砝码大小c、d,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项是C。(4)该同学实际配制NaOH溶液的浓度为0.48 mol·L-1,即浓度偏低。则A.称量NaOH固体时,采用了“左码右物”,导致称量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小,配制的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A正确;B.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及溶液的体积都没有影响,所以不影响配制结果,B错误;C.溶解固体的烧杯移液后未洗涤,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C正确;D.用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仰视刻度,导致配制时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D正确;答案选A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Na2CO3溶液100 mL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取106 g 无水碳酸钠,在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待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B. 在使用容量瓶前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完好以及瓶塞处是否漏水

C. 定容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可用胶头滴管小心吸出多余部分

D. 定容时,若仰视,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将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恒容绝热密闭容器中,对于2NO2N2O4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不能证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体系温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B. 体系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C. 体系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D. 体系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2分)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工业上合成甲醇的反应原理为:CO(g)+2H2(g)CH3OH(g) ΔH;下表所列数据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①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ΔH 0 (填“>”、“=”或“<”)。

在300℃时,将2 mol CO、3 mol H2和2 mol CH3OH充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此时反应将 (填“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或“处于平衡状态”)。

(2)以甲醇、氧气为原料,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构成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4OH-=2CO32-+6H2O,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如果以该燃料电池为电源,石墨作两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则该电解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如果电解一段时间后NaCl溶液的体积为1L,溶液的pH为12(25℃下测定),则理论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 mL(标况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技术)聚合氯化铝晶体的化学式为[Al2(OH)nCl6-n·xH2O]m,它是一种高效无机水处理剂,它的制备原理是调节增大AlCl3溶液的pH,通过促进其水解而结晶析出。其制备原料主要是铝加工行业的废渣——铝灰,它主要含Al2O3Al,还有SiO2等杂质。聚合氯化铝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

1)搅拌加热操作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生产过程中操作BD的名称均为 BD为简单操作)。

3)反应中副产品a (用化学式表示)。

4)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5)调节pH4.0~4.5的目的是

6)实验室要测定水处理剂产品中nx的值。为使测定结果更准确,需得到的晶体较纯净。生产过程中C物质可选用

ANaOH

BAl

C.氨水

DAl2O3ENaA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请回答:

I.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的NH4+最终被O2氧化为N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Ⅱ.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知:25℃时,NH3·H2O的电离常数kb=1.79×10-5,该温度下,1.79mol/LNH4Cl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_____

Ⅲ.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

ⅰ.N2(g)+O2(g)2NO(g) △H=+180.7kJ/mol

ⅱ.2NO(g)+2CO(g)N2(g)+2CO2(g) △H=-746.5kJ/mol

(1)能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ⅱ在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3)T温度时,向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和2molCO发生反应ii,5min时达到平衡,测得0~5min内该反应速率v(N2)=0.016mol·L-1·min-1

①T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与起始时容器内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向起始容积为5L的恒压密闭容器充入1molN2和1molO2发生反应i。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1所示;正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图1中,M、N、P三点所对应的状态下,v(正)>v(逆)的是_______(填字母),理由为______

②T1温度时,K正=1,则O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在图2中画出逆反应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锑(Sb)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以辉锑矿(主要成分为Sb2S3,还含有PbS、As2S3、CuO、SiO2等)为原料制备金属锑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 浸出液中除含过量盐酸和SbCl5之外,还含有SbCl3、PbCl2、AsCl3、CuCl2等;

②常温下:Ksp(CuS)=1.27×10-36,Ksp(PbS)=9.04×10-29

③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10-5mol·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1)滤渣1中除了S之外,还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浸出”时,Sb2S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还原”时,被Sb还原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常温下,“除铜、铅”时,Cu2+和Pb2+均沉淀完全,此时溶液中的c(S2-)不低于______;所加Na2S也不宜过多,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

(5)“除砷”时有H3PO3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6)“电解”时,被氧化的Sb元素与被还原的Sb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

(7)一种突破传统电池设计理念的镁-锑液态金属储能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该电池由于密度的不同,在重力作用下分为三层,工作时中间层熔融盐的组成不变。充电时,C1-_____(填“上”或“下”)移动;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N、l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含分子数和质量均不相同 B. 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和电子数

C. 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 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原子和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晾晒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更好的原因是

A. 漂白粉被氧化了

B. 漂白粉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生成了次氯酸

C. 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D. 漂白粉溶液失去了部分水分浓度增大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