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和硫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航天领域中常用N2H4作为火箭发射的助燃剂。N2H4与氨气相似,是一种碱性气体,易溶于水,生成弱碱N2H4·H2O。用电离方程式表示N2H4·H2O显碱性的原因

2在恒温条件下,1 mol NO2和足量C发生反应:2NO2(g)+2C(s)N2(g)+2CO2(g),测得平衡时NO2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A、B两点的浓度平衡常数关系:Kc(A) Kc(B)(填“<”或“>”或“=”)

A、B、C三点中NO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 “A”“B”“C”)

计算C点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 列出表达式并计算结果。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亚硝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5.1×10-4(298K)。它的性质和硝酸很类似。

已知298K 时,H2COKa1=4.2×10-7Ka2=5.61×10-11向含有2mol碳酸钠的溶液中加入1mol的HNO2后,则溶液中CO32-、HCO3-和NO2-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是

将10mL0.1mol/L的亚硝酸溶液加入到10mL0.1mol/L氨水(已知在25时,一水合氨的Ki= 1.8×10-5)中,最后所得溶液为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者中性)。

4)一种煤炭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成固定下来,但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aSO4(s)+CO(g)CaO(s)+SO2(g)+CO2(g)△H = +210.5kJmol-1

②CaSO4(s)+ 4CO(g)CaS(s)+ 4CO2(g) △H = -189.2kJmol-1

反应CaO(s)+3CO(g)+SO2(g) CaS(s)+3CO2(g) △H= kJmol-1

(5)H2S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氢硫酸是一种二元弱酸,25时,在0.10 mol·L-1H2S溶液中,通人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c(S2-)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__________mol·L-1

某溶液含0.010 mol·L-1Fe2+和0.10 mol·L-1H2S,当溶液pH=______时,Fe2+开始沉淀【已知:KSP(FeS)=1.4×10-19

【答案(1)N2H4·H2ON2H5++OH-(或N2H4+H2ON2H5++OH-)(2)=A

2 MPa(3)[HCO3-]>[NO2-]>[CO32-] (2)酸性(4)-399.7 (5)0.043 2

解析】

试题分析(1)该化合物的性质与氨气类似,说明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而显碱性,因此溶液显碱性的离子方程式为N2H4·H2ON2H5++OH-

2A、B两点的温度相同,则平衡常数关系Kc(AKc(B)

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压强越大,越不利于NO2转化,所以A、B、C三点中NO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A

2NO2(g)+2C(s)N2(g)+2CO2(g)

起始量(mol) 1 0 0

转化量(mol) 2x x 2x

平衡量(mol) 1-2x x 2x

C点CO2和NO2浓度相等,则1-2x=2x,解得x=0.25,则此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1+x=1.25,所以C点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2MPa

3由亚硝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5.1×10-4H2COKa1=4.2×10-7Ka2=5.61×10-11可判断亚硝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因此向含有2mol碳酸钠的溶液中加入1mol的HNO2后生成1mol碳酸氢钠、1mol亚硝酸钠,另外还剩余1mol碳酸钠水解程度大小顺序为CO32-NO2-,水解生成HCO3-,所以溶液中CO32-、HCO3-和NO2-离子的浓度大小关系为[HCO3-]>[NO2-]>[CO32-]

已知在25时,一水合氨的Ki=1.8×10-5,亚硝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5.1×10-4所以亚硝酸的电离程度大于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则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亚硝酸根离子的程度,根据越弱越水解,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所以最后所得溶液为酸性

(4)已知①CaSO4(s)+CO(g)CaO(s)+SO2(g)+CO2(g)△H = +210.5kJmol-1

②CaSO4(s)+ 4CO(g)CaS(s)+ 4CO2(g) △H = -189.2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即得到反应CaO(s)+3CO(g)+SO2(g) CaS(s)+3CO2(g)反应热△H=-399.7kJmol-1

(5)根据溶液pH与c(S2-)关系图pH=13时,c(S2-)=5.7×10-2mol/L,在0.10molL-1H2S溶液中根据硫守恒c(H2S)+c(HS-)+c(S2-)=0.10molL-1,所以c(H2S)+c(HS-)=0.1-5.7×10-2=0.043mol/L;

当Qc=Ksp(FeS)时开始沉淀,所以c(S2-)=Ksp(FeS)÷c(Fe2+)1.4×1019mol/L,结合图象得出此时的pH=2,所以pH=2时亚铁离子开始沉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常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下:

化学键

N—H

N—N

O=O

N≡N

O—H

键能(kJ·mol-1)

386

167

498

946

460

(1)发射神舟飞船的长征火箭用了肼(N2H4,气态)为燃料,若它在氧气(气态)中燃烧,生成N2(气态)和H2O(液态)。1 mol肼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2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 溶液。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N60分子中每个N原子均以氮氮键结合三个氮原子,且N60分子结构中每个氮原子均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试推测1个N60的结构含有________个N—N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氮、硫是中学化学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火箭的燃料是液态偏二甲肼(CH32N-NH2氧化剂是液态四氧化二氮。二者在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能量,同时生成无毒、无污染的气体。已知室温下,1 g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能量为42.5kJ,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298 K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NO2(g) N2O4(g) ΔH=-a kJ·mol-1 (a>0) 。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达平衡时,N2O4的浓度为NO2的2倍,回答下列问题。

298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②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B、C两点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C

c.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d.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③若反应在398K进行,某时刻测得n(NO2)=0.6 mol 、n(N2O4)=1.2mol,

则此时V(正) V(逆)(填“>”“<”或“=”)。

(3)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现向100 mL 0.1 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分析图中abcd、e五个点,

①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②其溶液中c(OH-)的数值最接近NH3·H2O的电离常数

K数值的是

③在c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r 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图表示此反应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1T2p1p2mnr,正反应吸热

B. T1T2p1p2mnr,正反应吸热

C. T1T2p1p2mnr,正反应放热

D. T1T2p1p2mnr,正反应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QWZ是非金属元素。X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为55,对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Z的核电荷数是W2倍。

1Q在周期表中位置是

2XY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X单质能在W单质中燃烧可生成化合物RR的电子式 ___,该物质所含有的微粒间作用力的类型为

4Z的氢化物与W的一种氢化物发生反应可生成Z的单质,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下面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

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

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76.5 ℃,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

1250 mL三口瓶a中加入70 mL70%硫酸。配制此硫酸时,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

(2)将a中的溶液加热至100 ℃,缓缓滴加40 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30 ℃继续反应。在装置中,仪器b的作用是 仪器c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加人冷水的目的是 。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 (填标号)。

A.分液漏斗 B.漏斗 C.烧杯 D.直形冷凝管 E.玻璃棒

3提纯粗苯乙酸的方法是 ,最终得到44 g纯品,则苯乙酸的产率是

(4)用CuCl2 2H2ONaOH溶液制备适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5)将苯乙酸加人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搅拌30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1)下图表示NO2的变化曲线是_____。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

(2)能说明该反应己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vNO2=2vO2

b.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增大下列施正确的是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不必反应条件):

I、 ;II ;III、2HIH2+I2

(2)整个过程中起到了催化作用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3)一定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g),发生反应III,生成的I2为气体,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I)= ,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判断依据的是

n(H2)=n(I2 压强不再变化 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2个H-I断裂的同时,有1个H-H断裂 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c(HI):c(H2):c(I2)=2:1:1

(4)已知有关键能数据:I2-151kJ/mol、H2-436kJ/mol、HI-298kJ/mol,则当有0.2molHI分解时的能量变化是 (填“吸收”或“放出”) kJ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T ℃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

根据以上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A与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正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在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6 mol B。

①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A和B的浓度比是_______;A和B的转化率之比是_______。

② 升高平衡体系的温度(保持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 当达到平衡时,充入氩气,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