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NaAlFe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氢氧化物都是白色固体

C.单质都可以与水反应

D.单质在空气中都形成致密氧化膜

【答案】C

【解析】

ANaAlFe的氧化物中,过氧化钠能跟酸起反应,除生成盐和水外,还生成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氧化铝不但可以和碱反应还可以和酸反应均生成盐和水,为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氢氧化铝为白色固体,而氢氧化铁为红褐色固体,故B错误;

C.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铁与水蒸汽反应生成氢气与四氧化三铁,3Fe+4H2O(g)Fe3O4+4H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铝介于二者之间,铝和水2Al+6H2O2Al(OH)3+3H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高温下氢氧化铝分解阻碍反应进一步进行,但铝能与水反应,故C正确;

DNa在空气中最终生成碳酸钠,不是形成致密氧化膜,Al在空气中与氧气在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Al与氧气的进一步反应,铁在空气中生成三氧化二铁,不是形成致密氧化膜,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苯甲酸乙酯可由苯甲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共热下反应制得,反应装置如图(部分装置省略),反应原理如下:

实验操作步骤:

①向三颈烧瓶内加入12.2g苯甲酸、25mL乙醇、20mL苯及4mL浓硫酸,摇匀,加入沸石。

②装上分水器、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加热至分水器下层液体接近支管时将下层液体放入量筒中。继续蒸馏,蒸出过量的乙醇,至瓶内有白烟(3h),停止加热。

③将反应液倒入盛有80mL冷水的烧杯中,在搅拌下分批加入碳酸钠粉末至溶液无二氧化碳逸出,用pH试纸检验至呈中性。

④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然后合并至有机层。用无水CaC12干燥,粗产物进行蒸馏,低温蒸出乙醚。当温度超过140℃时,直接接收210-213℃的馏分,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苯甲酸乙酯12.8mL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性

苯甲酸

122

1.27

249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苯甲酸乙酯

150

1.05

211-213

微溶于热水,溶于乙醇、乙醚

乙醇

46

0.79

78.5

易溶于水

乙醚

74

0.73

34.5

微溶于水

回答以下问题:

(1)反应装置中分水器上方的仪器名称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

(2)步骤①中加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加沸石的目的是______

(3)步骤②中使用分水器除水的目的是_________

(4)步骤③中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

(5)步骤④中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____(选填上口倒出下口放出)。

(6)本实验所得到的苯甲酸乙酯产率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若某氖原子质量是a g12C的原子质量是b g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是

B.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

C.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mol

D.Wg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

①向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有红色固体析出,过滤。

②取①中滤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现象。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化性Cu2+>Fe3+

B. ①中所得固体只含铜

C. ①中滤液含有Cu2+和Fe2+

D. ②中不会观察到溶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初步探究硝酸盐热分解的规律。

(提出猜想)小组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Mg(NO2)2NO2O2 乙:MgONO2O2

丙:Mg3N2O2 丁:MgONO2N2

(1)查阅资料得知,NO2可被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

(实验操作)

(3)设计如图装置,用氮气排尽装置中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加热Mg(NO3)2固体,AB装置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说明有Mg(NO3)2固体分解了,有NO2生成。

(4)有同学提出可用亚硫酸钠溶液检验是否有氧气产生,但通入之前,还需在BD装置间增加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

(5)小组讨论后认为即便通过C后有氧气,仅仅用亚硫酸钠溶液仍然难以检验,因为:______,改进的措施是可在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_______

(6)上述系列改进后,如果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排除装置与操作的原因,未检测到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H2(g)+2ICl(g)I2(g)+2HCl(g),该反应分①②两步进行,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为吸热反应

B. 反应①和②均是同种元素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C. 反应①比反应②的速率慢,与相应正反应的活化能有关

D. HI(g)+ICl(g) I2(g)+HCl(g) H=-218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乙烯与甲苯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一种香料W

1)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反应试剂与具体反应条件为____

2)上述①~④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

3)检验反应③是否发生的方法是____

4)写出两种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

5)设计一条由乙烯制备A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可以任选)____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次氯酸溶液是常用的消毒剂、漂白剂。某学习小组根据需要欲制备浓度不小于0.8mol/L的次氯酸溶液

(查阅资料)

资料1:常温常压下,Cl2O为棕黄色气体,沸点为 3.8 ,42 ℃以上会分解生成 Cl2O2, Cl2O易溶于水并与水立即反应生成 HClO。

资料2: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按体积比 13 混合通入潮湿的碳酸钠中发生反应2Cl2+2Na2CO3+H2OCl2O+2NaCl+2NaHCO3,用水吸收 Cl2O(不含Cl2)制得次氯酸溶液。

装置及实验用以下装置制备次氯酸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E。

(2)装置 A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装置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装置 B 中多孔球泡和搅拌棒的作用是_______反应过程中,装置B需放在冷水中,其目的是_____

(5)装置 C 的主要作用是_____

(6)此方法相对于用氯气直接溶于水制备次氯酸溶液的优点是(答出一条即可)_____

(7)若装置B中生成的Cl2O气体有20%滞留在E前各装置中,其余均溶于装置E的水中装置E所得500mL次氯酸溶液浓度为0.8mol/L,则至少需要含水8%的碳酸钠的质量为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炔在不同条件下可以转化成许多化合物,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四面体烷的一氯代物及二氯代物均只有1

B. 乙炔生成乙烯基乙炔是加成反应

C. 与环辛四烯(C8H8)互为同分异构体

D. 等质量的苯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