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研究小组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另含有少量铁、铝、铜、镍等金属化合物)作脱硫剂,通过如下简化流程既脱除燃煤尾气中的SO2,又制得电池材料MnO2(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流程中多次涉及到过滤操作,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用到的硅酸盐材质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

B.MnCO3能除去溶液中的Al3+Fe3+,其原因是MnCO3消耗了溶液中的酸,促进Al3+Fe3+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C.实验室用一定量的NaOH溶液和酚酞试液就可以准确测定燃煤尾气中的SO2含量

D.MnSO4溶液→MnO2过程中,应控制溶液pH不能太小

【答案】C

【解析】

A. 上述流程中多次涉及到过滤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这些都属于硅酸盐材质,A正确;

B. MnCO3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电离产生的CO32-能消耗溶液中的H+,使Al3+ 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促进 Al3+ Fe3+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沉淀,B正确;

C. 用一定量的NaOH溶液和酚酞试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钠溶液呈碱性,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不能准确测定燃煤尾气中的SO2含量,C错误;

D. 由于MnO2具有氧化性,当溶液酸性较强时,MnO2的氧化性会增强,所以MnSO4溶液→MnO2过程中,应控制溶液pH不能太小,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完成下列填空:

1)棉花上沾有的试剂是NaOH溶液,作用是______

2)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BD两个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B_____D____

②停止通气后,分别加热BD两个试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B_____D____

3)有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将制得的SO2Cl2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理想.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4)装置E中用_____(填化学式)和浓盐酸反应制得Cl2,生成2.24L(标准状况)的Cl2,则被氧化的HCl____mol

5)实验结束后,检验蘸有试剂的棉花含有SO42的实验方案是:取棉花中的液体少许,滴加足量的稀HNO3,再加入几滴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方案是否合理____,理由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可逆反应A(g)+3B(g) 2C(g) △H0,下列图像正确(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时,向某Na2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φ)随溶液pH变化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H=7, c(Na+)=(Cl )+c(HCO3)+2c(CO32)

B. pH=8时,c(Na+)=c(C1)

C. pH=12, c(Na+ )>c(OH )>c(CO32)>c(HCO3)>c(H+)

D. 25℃时,CO32+H2OHCO3+OH的水解平衡常数Kh=1010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日本冈山大学教授滨田博喜和研究员富良德等通过实验发现,桉树叶子的培养细胞能够消除有害化学物质双酚A的毒性。双酚A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此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2 mol Br2

B. 该物质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

C. 该物质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D. 该物质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化学式为C15H28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Ⅰ.已知固体A受热易分解,实验流程和结果如下:

BC为常见气体且所含元素相同。气体C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96g·L-1。请回答:

1)白色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写出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少量固体D溶于稀硫酸,加入适量的KI溶液,反应后溶液显棕黄色,同时产生一种白色的碘化物沉淀。写出产生该现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Ⅱ.已知甲烷实验室可用CH3COONa(s)和NaOH(s) 为原料制取,装置如图下。请回答:

1)写出发生装置中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收集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B的物质的量浓度

A.②④B.②③C.②③④D.只有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d为石墨,电流从d流入导线进入铁片

B.d为铜片,铜片上电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 4OH

C.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

D.d为镁片,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 + 2e →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铜空气燃料电池容量高、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能,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右移动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

D.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为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