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习化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
A.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检验真皮衣料 |
B.用淀粉和水检验食盐中的碘元素 |
C.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
D.用食醋除去热水壶中的水垢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 溶液的pH | 前者pH比后者的大 | 非金属性:S>C |
B | 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C |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 |
D | 向等浓度的KCl、KI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 | 先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Cl)> Ksp(Ag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溶液中,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
A.Ba(OH)2 KSCN NaCl Mg(NO3)2 (FeCl3溶液) |
B.NaNO3 NaHCO3 (NH4)2SO3 Na2SiO3 (H2SO4溶液) |
C.NH4Br K2CO3 NaI CaCl2 (AgNO3溶液) |
D.(NH4)3PO4 NaBr CuSO4 AlCl3 (KOH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所用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烧杯 |
B.用如图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
D.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乙醇中的苯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
A.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 |
B.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 |
C.证明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性比I2强: |
D.鉴定盐A的成分是FeBr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使用漏斗的几个实验装置中,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过滤时不断搅拌 |
B.用图2所示装置吸收NH3制氨水 |
C.用图3所示装置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并把碘的苯溶液从漏斗下口放出 |
D.用图4所示装置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CO2气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结合下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分别制取少量NO和H2 |
B.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验证氧化性:KMnO4>Cl2 |
C.洗涤沉淀时(见图2),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 |
D.利用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提纯精制氢氧化铁胶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中操作及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在铁粉和铝粉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 产生白色沉淀 | 可以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 |
B |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 溶液褪色 |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并微热 | 产生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 |
D | 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共热后,再加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 产生砖红色沉淀 | 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海水是重要的资源。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步骤②中,应先通NH3,再通CO2 |
B.步骤③可将MgCl2·6H2O晶体在空气中直接加热脱水 |
C.步骤④、⑤、⑥反应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
D.除去粗盐中的SO32—、Ca2+、Mg2+等杂质,加入试剂及相关操作顺序可以是: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盐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