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科研人员研究了氯化钙浓度对固定化啤酒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曲线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本研究的自变量是氯化钙溶液浓度和浸泡固定时间

B. 氯化钙溶液浓度在2.0molL-1左右时,凝胶珠硬度最大

C. 研究表明,酵母固定化的适宜氯化钙溶液浓度为2.4molL-1左右

D. 凝胶珠硬度过大发酵产生的酒精反而减少的原因有固定化阻止酵母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氯化钙溶液浓度对固定化啤酒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因此自变量为氯化钙浓度,因变量包括硬度、酒精度、凝胶珠完整率。随着氯化钙浓度的增加,硬度在氯化钙浓度为2.0mol/L达到最低,而酒精度此时最高;但是凝胶珠完整率在不断升高。

由上述分析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氯化钙溶液浓度,A错误;由实验曲线可知,氯化钙溶液浓度在2.4molL-1左右时,凝胶珠硬度更大,B错误;根据三条曲线综合分析,酵母固定化的氯化钙溶液浓度为2.4mol·L-1左右时,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减少,故不是最适浓度,C错误;凝胶珠硬度过大时,发酵产生的酒精反而减少的原因是固定化阻止了酵母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小肠上皮细胞的物质跨膜运输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小肠上皮细胞膜上含有多种载体,一种载体只能转运一种物质

B. 钠离子和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

C.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和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均为被动运输

D. 小肠上皮细胞膜折叠成嵴,扩大了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利于物质的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碳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碳源主要用于构成微生物的细胞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
B.某些碳源可以作为微生物的主要能源物质
C.培养基中一定要有碳源
D.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的碳源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乙是两个家族系谱图,乙家族患色盲(B—b),甲、乙两家族不带有对方家族中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

1)理论上,图甲中的遗传病在男、女中的发病率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Ⅲ8与Ⅲ7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Ⅲ8正常的概率是____

3)图乙中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甲中的Ⅲ8与图乙中的Ⅲ5结婚,则他们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毎一个单体又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完全水解后只得到一种产物是(

A.DNARNAB.麦芽糖和纤维素

C.淀粉和蔗糖D.糖蛋白和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一个反应过程,图中的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或其单元。则图中的abc分别表示(

A.麦芽糖 麦芽糖酶 葡萄糖B.蔗糖 蔗糖酶 果糖

C.乳糖 乳糖酶 葡萄糖D.淀粉 淀粉酶 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体细胞核移植已经成功克隆了多种哺乳动物,但成功率很低。研究表明一定浓度的TSA(曲古抑菌素A)能提高克隆胚胎的囊胚发育率及克隆后代的存活率,为了优化TSA的处理方案,科研人员研究了TSA浓度及处理时间对猪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其基本操作过程如下,过程①中添加TSA。请据图回答问题:

(1)收集的卵母细胞应培养到______期进行去核,去核的同时一并将______ 去掉。

(2)过程①除加入激素、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外,还需加入__等天然成分,培养的气体中应控制5%左右的CO2,其目的是______

(3)在进行过程②操作前应对代孕母猪进行______ 处理,使生殖器官处于相同的生理状态;通过手术进行过程②操作,应从______(部位)将早期胚胎注入子宫,可提高胚胎的着床率。

(4)下表1表示实验一(不同浓度TSA处理重组细胞12h)的实验结果,下表2表示在实验一基础之上做的实验二(某浓度TSA处理重组细胞12h和24h)的实验结果。实验二所用TSA的浓度是___,表2数据表明______ 有助于提高猪核移植胚胎的发育潜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发酵过程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B. 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

C. 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

D. 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