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图示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

B.现存生产者个体数可小于初级消费者个体数

C.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W1

D.图解不仅能体现能量单向流动的特点,还能体现逐级递减的特点

【答案】A

【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流动特点为单向,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因此是单向不可逆转的。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D1),A1呼吸作用消耗,B1未被利用,C1流向分解者,而D1=A2+B2+C2+D2是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A错误;
B、现存生产者个体数可小于初级消费者个体数,如一棵树和这棵树上的昆虫,B正确;
C、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A1+B1+C1+D1=D1/W1C正确;
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单向流动:沿着食物链向高营养级传递,而不能倒过来流动,逐级递减:前一种生物所包含的能量只有10%20%能够传给下一种生物,其他的能量都损耗掉了,D正确。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正常人的染色体是46条,在以下细胞中,可能找到两个X染色体的是

①精原细胞   ②卵原细胞  ③初级精母细胞  ④初级卵母细胞 ⑤次级精母细胞 ⑥次级卵母细胞

A. ②④⑤⑥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⑥ D. ①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验证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将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h,然后分别转入5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液中,同时以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作对照,在23℃的条件下培养24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实验重复5次,结果取平均值,并绘制成下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长素和赤霉素有协同作用

B. 实验组中生长素或赤霉素均应用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配制

C. 浸入蒸馏水中1h的目的是排除内源植物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 该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女排在世界排球赛中,凭着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多次获得世界冠军,完美地诠释了“女排精神”,激励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体内进行了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员在奔跑击球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葡萄糖,机体内的血糖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

2)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引起___________渗透压升高,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__________释放抗利尿激素,继而促进____________,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

3)排球飞向球网的一刹那,运动员必须迅速作出判断以救球,在这个反射过程中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__________(填“双向”或“单向”)传导,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4)运动员间对抗非常激烈,有的运动员受伤并出现伤口感染,此时机体首先通过__________免疫阻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如果还有未清除的病原体存在,主要由__________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防线发挥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图中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有机碎屑被分解者彻底分解产生的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2)研究此生态系统时,需要调查此地的群落丰富度和种群密度。若要调查此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法,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目测估计法两种。

3)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__结构。

4)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短期内形成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从群落演替角度考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人类的活动使得该地区演替按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_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植物向光性现象解释有三种观点。

观点一:单侧光导致了生长素由向光侧转移到了背光侧;

观点二: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

观点三:单侧光导致向光侧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

1)某生物小组为探究植物向光性的机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通过对ABCD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一;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二;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三。

2)为探究赤霉素的某一生理作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器材: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表面未经消毒的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脱脂棉、培养皿、恒温箱等。

实验目的:验证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实验程序:种子消毒浸种分组恒温培养观察记录。 根据某次实验的观察得到以下记录:


2

4

6

8

10

12

14

实验组

10%

50%

90%

97%

97%

97%

97%

对照组

0%

10%

50%

70%

80%

90%

97%

回答问题:

本实验设计方案中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设计方案应记录什么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表格中数据记录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乙是两个膜电位的测量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图甲和图乙两个装置都可以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 

②图甲中的电流表指针始终是偏转的,若在电流表右侧给一个适宜强度的刺激,可观察到指针发生偏转

③图乙中的电流表指针开始时是不偏转的 

④若在图乙电流表右侧给一个适宜强度的刺激,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A. ①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酶的抑制剂能降低酶的活性,不同的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同。某科研小组通过实验研究了两种抑制剂对某消化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绘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实验中对无关变量应进行控制,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 ____________(答出两项即可)

(2)据图分析,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抑制剂________(填类型)的作用逐渐减小甚至消失。从活化能的角度分析,推测抑制剂能降低酶促反应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认为该实验小组的实验过程应是:

a.将某消化酶溶液等分为①②③三组,将每组等分为若干份;

b.在一定条件下将三组消化酶溶液均与等量的不同浓度的底物混合;

c.在①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②中加入等量的抑制剂Ⅰ,③中加入等量的抑制剂Ⅱ;

d.定时取样检测各反应中底物的量或产物的量,记录实验结果并绘图。

你认为该实验操作是否正确?______,如果不正确,请进行改正: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炎热条件下,效应器或靶器官E主要位于皮肤

B.血糖升高时,过程A→B→C→D→E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B位于下丘脑

C.靶细胞接受激素D催化后,会影响相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D.激素D可通过体液运输至全身各处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