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植物向光性现象解释有三种观点。

观点一:单侧光导致了生长素由向光侧转移到了背光侧;

观点二: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

观点三:单侧光导致向光侧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

1)某生物小组为探究植物向光性的机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通过对ABCD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一;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二;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三。

2)为探究赤霉素的某一生理作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器材: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表面未经消毒的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脱脂棉、培养皿、恒温箱等。

实验目的:验证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实验程序:种子消毒浸种分组恒温培养观察记录。 根据某次实验的观察得到以下记录:


2

4

6

8

10

12

14

实验组

10%

50%

90%

97%

97%

97%

97%

对照组

0%

10%

50%

70%

80%

90%

97%

回答问题:

本实验设计方案中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设计方案应记录什么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表格中数据记录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D>A=B>C A=B=D>C A=B=C=D 是否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种 辣椒种子发芽率的高低 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作用

【解析】

据图分析,AB无光,C向光,D背光,如果DA=BC,应是单侧光导致了生长素由向光侧转移到了背光侧;如果A=B=DC,应是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如果A=B=C=D应是单侧光导致向光侧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
根据题干信息“实验目的:验证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则实验变量是赤霉素的有无,因变量为测定发芽率;从所给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赤霉素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1)第一个尖端没有光照,生长素在AB中均匀分布,第二个尖端有单侧光,如果单侧光导致了生长素由向光侧转移到了背光侧,就会有D>A=B>C;如果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就会有A=B=D>C;如果单侧光导致向光侧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就会有A=B=C=D

2)根据实验目的,该实验自变量是是否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种;通过每天记录辣椒种子的萌发情况来衡量赤霉素的作用应该是观察指标;因为实验组在第8天萌发率就达到97%,所以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 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 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1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C. 3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中表现型

D. 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该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后应控制剩余量在b点前

B.若图表示蝗虫种群的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C.若图表示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则e点之后的增长速率为0

D.达到K值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甲、乙、丙、丁、戊、己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与细胞甲相比,细胞丙中内质网、高尔基体更发达

C.过程④的完成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D.HIV侵入人体后,图1和图2所示的两个过程都会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

B.现存生产者个体数可小于初级消费者个体数

C.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W1

D.图解不仅能体现能量单向流动的特点,还能体现逐级递减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敲除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使机体特定的基因失活或缺失的技术。通常意义上的基因敲除主要是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用设计的同源片段替代靶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基因敲除技术常用于建立某种特定基因缺失的生物模型。例如,基因敲除模式小鼠制备技术图解如下:

请回答:

(1)图中ES细胞(胚胎干细胞)存在囊胚的_______部位,它具有体积小、细胞核大、____________的特点。

(2)neor(新霉素抗性基因)位于基因表达载体的_________________之间。

(3)转染ES细胞过程既可采用电穿孔法,亦可采用_________法。

(4)筛选中靶ES细胞需在动物细胞培养液中添加_____,图中字母X过程采用_____技术。

(5)嵌合鼠和白色纯合体小鼠交配产生的后代有___种表现型,其中黑色鼠是被破坏基因X的_____(填“纯合体”或“杂合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饮水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DH由垂体合成并释放到血液,运输至靶细胞

B.结合ADH的受体促进①处ATP水解为M蛋白供能

C.M蛋白促进②处融合过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

D.H2O通过③自由扩散进入B侧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碳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下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往复性

B.能实现②过程的生理作用不一定是光合作用

C.生物群落内部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

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使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1)癌细胞膜表面存在异常的蛋白质分子,可作为________激发机体的_______系统发挥清除作用。

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

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

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跑)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细胞与抗体的 细胞

结合率(%

血清

iPSC

DB7

MEF

免疫组

77

82

8

空白组

10

8

9

①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_______空白组的数值,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中DB7细胞和iPSC细胞分别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_________________

③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 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iPSC还能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免疫,通过_______细胞特异性清除肿瘤细胞。

3)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实验二的推测. 如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请在图中选择AB填入④处,从CF中选择字母填入①~③处①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

4)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